山洞内短暂的休整,对于刚刚从鬼门关爬回来的五人来说,珍贵得如同沙漠中的甘泉。压缩饼干就着凉水,也吃出了几分难得的安稳。王胖子甚至还有心思开玩笑,说等到了武当山,非得找机会尝尝那闻名遐迩的素斋,补补他这差点被吓出窍的魂魄。
胡八一没好气地怼了他两句,但紧绷的神经也确实松弛了不少。他一边检查着所剩无几的装备,一边和陈山河低声商讨着撤离路线。弹药几乎耗尽,喷火器报废,只剩下几把工兵铲、绳索和一些基础的探险工具,以及Shirley杨携带的一些急救药品和少量特殊物品(如黑驴蹄子、糯米等)。面对可能持有制式武器的“幽冥社”,他们的武力处于绝对劣势。
“不能走大路,也不能在安阳附近停留。”陈山河用树枝在地上简单划拉着,“‘幽冥社’在暗处,很可能在车站、路口都安排了眼线。我们得绕道,从山区走,尽量避开人烟稠密的地方。”
胡八一点头表示同意:“先往南,进入太行山余脉,然后找机会转向西南,进入湖北境内。虽然路程远点,山路难走,但相对安全。”
张九歌靠坐在石壁旁,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内里正在抓紧时间恢复。他默默运转着观山太保传承中的调息法门,配合怀中两件青铜信物散发出的温润鼎气,滋养着过度消耗的精神和受损的经脉。与蛊虫王者硬撼一记,又强行引导商代血祭坑的怨念,对他的负担远比表现出来的要重。他甚至能感觉到,【观山藏玄镜】的光芒都黯淡了几分,需要时间温养才能恢复。
不过,危机也伴随着机遇。经过这次生死考验,尤其是在鼎气加持下施展【望气】和引导古镜力量,他感觉自己对观山太保传承的理解和运用都精深了一层。那层隔在现代考古学知识与古老秘术之间的薄膜,似乎变薄了一些。他对“气”的感知更加敏锐,对古镜的掌控也似乎更加得心应手,虽然距离随心所欲还差得远,但至少不再是完全被动触发。
“力量……还需要更强的力量……”张九歌在心中默念。面对越来越诡异的古墓和越来越凶悍的敌人,他必须尽快提升自己。而集齐九鼎信物,稳定龙脉,不仅是修正世界线的责任,或许也是他自身突破的一个契机。
休整了约莫半小时,众人的体力都恢复了一些,伤口也做了简单的包扎处理。
“差不多了,出发吧。”胡八一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趁天黑,正好赶路。”
众人收拾好行装,将留下的痕迹尽量清理掉,然后由陈山河带头,小心翼翼地钻出了这个临时藏身的山洞。
外面月朗星稀,已是后半夜。山林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他们所在的位置确实是殷墟保护区外围的一片荒山,人迹罕至。确认四周安全后,陈山河根据星辰和地形,辨明了方向,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没入了黑暗的山林之中。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昼伏夜出,专挑偏僻难行的小路和山脊行走。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就打点野味或者采摘野果充饥,压缩饼干则作为应急储备。好在有胡八一和陈山河这两位经验丰富的野外生存专家,以及Shirley杨这位知识渊博、细心周到的伙伴,虽然辛苦,倒也不至于饿肚子。
张九歌则利用这段时间,一边赶路,一边继续调息恢复,同时不断研究怀中的两件信物。他发现,当两件信物靠近时,不仅会产生共鸣和微光,似乎还能彼此滋养,使得鼎气更加凝练。而且,随着他状态的恢复,对那幅由信物微光勾勒出的模糊图示,感知也清晰了一点点。
“武当山……明代道观……”他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关键词。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建筑众多,但明代修建或重修的道观更是数不胜数,光是后山就有不少荒废的古迹。如何精准定位?
他尝试着将精神集中在那幅图示中代表武当山的光点上,同时回忆着观山太保传承中关于明代陵寝、建筑风水布局的记载。渐渐地,一些零碎的信息碎片在他脑海中拼接起来。
“那座道观……似乎并非寻常香火之地。”张九歌在一次休息时,对胡八一和Shirley杨说道,“根据信物的感应和我所知的一些风水秘闻,明代观山太保曾受皇命,暗中监察天下龙脉。武当山作为皇室推崇的‘皇室家庙’,其龙脉走向更是重中之重。我怀疑,那座废弃道观,很可能是一处观山太保设立的,用于暗中观测甚至引导武当龙脉的‘哨所’或者说‘节点’。”
胡八一闻言,若有所思:“如果是观山太保设立的秘密节点,那选址必然极其隐蔽,且符合特定的风水格局。这或许能帮助我们缩小范围。”
Shirley杨也补充道:“明代建筑,尤其是官式建筑,有其特定的规制和风格。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地方志记载和老乡的传闻,寻找符合‘后山、废弃、明代、可能带有官方背景’这些特征的道观遗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鬼吹灯:我是观山太保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鬼吹灯:我是观山太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