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地比六四、九五、上六爻辞
六四:外比之,贞吉。
六四之位,为近君之位。居此位之人,以 柔性坤德向君主亲比,且坚心顺从,吉也。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六四之位从于五君之位,为外比。因五位 刚明之贤为中正,故附从之,此从上之道绝 不可盲从。
九五: 头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诚,吉 。
人君亲比天下之道,须诚意以待物,恕已以及人,发政施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 之,为民图利,使天下蒙其泽,此尽善也。则天下亦尽亲于上也。如表彰己之小功,展示自己 的权力,违反道德人心,强力施为,致人心不信,社会浮华,人偷败亡,如此而求天下亲比是 不可能的。就好比君王出猎,只围三面开一面,禽兽前去者,免矣,此日失前禽,只取来者, 此王道也。邑者,居邑,诚,期约也。此意臣之效于君,竭尽忠诚,用尽才能,以彰显亲君之 道,此为正道。至于用之与否,决定在君,万不可阿谀奉承,妄求君之亲比也。朋友亦然,须 修身诚意待人,至于是否愿意与己相亲,在人而己,千万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 相比。『此显比之道』。
象曰: 头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诚,上使中也 。
故显比之所以吉,以其所在之位,得适中之法也。且比之道,须舍逆取顺,孟子收徒之道: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也。三面围网,所失唯前禽,即言此来者抚之,去者不追之理。
上六:比之无首,凶。
上六乃比之终极处。凡比之首,其始善, 终亦必善矣。多数人皆有其始,而无其终,但 从未有人没有开始,而有终善也。故此言,比 之无首〔首,始也〕,至终必凶矣。今天下之 人,始亲和比之时不以正道,至终必有隔阂, 此类人居多数。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此即始不以道,则至终必也凶矣。是故交 友之道,你来我往,你不来,我何往。如我往, 必有求,须以正,否则终将隔隙,互相仇视也。
一、六四爻:中层“软骨头”的职场生存之道
1.1 位势解析
在《周易》六十四卦的精妙体系中,比卦作为象征人际相亲相辅的卦象,其六四爻的位置堪称整个卦局中最微妙的“战略缓冲带”。我们不妨将比卦的整体结构视为一个典型的古代政治权力场:上卦为坎(?),象征阳刚的九五君王高居上位,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下卦为坤(?),由初六、六二、六三三位阴爻组成,代表基层僚属与民众。而六四爻恰好卡在上下卦之间,如同站在朝堂品级台阶的正中央——往上看,九五爻的阳刚之气直射而来,那是手握生杀大权的顶头上司;往下瞧,坤卦的三阴爻如波涛般涌动,那是需要驾驭的基层团队。北宋大儒程颐在《伊川易传》中精准点出其“近君之位”的特性,但紧接着又强调“非中位也”,这就好比现代企业里的部门总监,虽进入高管圈层却尚未触及核心决策层,日常工作总得踮着脚尖走路。
这种“伴君如伴虎”的处境在爻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六四阴爻居阴位,本是“得位”的吉相,就像穿着合身的官服赴任,姿态上先得了三分稳妥。但《周易折中》引龚焕的注解道:“四与五为近,然阴不乘阳,故有外比之象。”这层关系微妙如宫廷剧里的贵妃与太后——既不能疏远九五这棵大树,又不敢僭越半句,只得在“顺从”与“独立”间走钢丝。明代《断易天机》中记载的一个占例颇能说明问题:某知县占仕途得此爻,术士告诫“宜结朝中大佬,勿与巡抚争权”,后来此人通过国子监恩师搭上户部侍郎,果然官运亨通。这种政治智慧,说到底就是古代官场“站队艺术”的活教材。
更有趣的是六四与初六的遥相应和。按照爻位对应原则,初四、二五、三上本应两两相呼应,但初六“有孚比之,无咎”的质朴诚信,到了六四这里却演变成“外比于贤”的战略选择。就像现代职场中,底层员工靠实干立身,中层干部却必须学会借势登高。王弼在《周易注》里打了个精妙比方:“外比于刚,弃逆顺真,非党非偏,远咏无咎。”这哪里是解易,分明是在写《官场现形记》的批注——既不能做“墙头上的草”随风倒,又不能当“茅坑里的石头”太刚硬,得像江南园林里的太湖石,看着玲珑通透,实则风骨暗藏。
1.2 柔德实践
六四爻“外比于贤,贞吉”的爻辞,看似倡导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实则蕴含着一套精密如瑞士钟表的“柔德操作系统”。这套系统的底层代码,早在《尚书·皋陶谟》就已写就:“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将柔韧与刚毅的辩证关系说得透彻,而六四则将其演绎成三层进阶的生存智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机地脉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