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不妨把时光拉回到战国时期,那一年,赵国得到了一块天下至宝——和氏璧。这块玉璧有多珍贵呢?据说它“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光彩夺目,价值连城。这消息传到了西边虎视眈眈的秦国,秦昭襄王眼红得不得了,立马派人给赵惠文王捎话:“寡人欲以十五城请易璧。”这哪里是“易”,分明就是强取豪夺嘛!秦强赵弱,不答应吧,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答应吧,又怕秦国得了玉璧耍赖不给城池,白白受辱。就在这左右为难之际,蔺相如登场了,他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你说,蔺相如这一去,是不是就像那“妇人腹中一道气”所描绘的情景?表面上看,这绝对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大陷阱,秦国就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猛虎,随时可能将他和和氏璧一并吞噬。但实际上呢?这趟凶险莫测的旅程,又何尝不像一个藏着巨大惊喜的盲盒,里面暗藏着转危为安、为国争光的转机?
更有意思的是,这“妇人腹中气”里,还常常伴随着“二小儿”的说法。这“二小儿”是啥意思呢?你看,一会儿活蹦乱跳,像极了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国家,为了和氏璧在那儿明争暗斗、互相掐架,一个想强索,一个想保全;一会儿呢,它们又相依相偎,像极了《易经》里阴阳两极的关系,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在动态中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这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一会儿是剑拔弩张的对手,一会儿又是缺一不可的伙伴,这种复杂的关系,不正是大有卦中“柔尊众阳”所要面对和驾驭的局面吗?蔺相如怀揣和氏璧,就如同身怀六甲的妇人守护腹中的胎儿,既要小心翼翼,又要伺机而动,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二)救赎与时机:药王与犬象
卦图里还有“药王持光药”这么个意象,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双重隐喻的大礼包,里面的宝贝多着呢!你且听我慢慢道来。“药王”,一听就不是凡夫俗子,那可是掌管着济世救人、起死回生之药的神明。他手里拿着“光药”,这“光”字用得好啊!不光是指药品本身可能具有的神奇光泽,更象征着智慧之光、希望之光、救赎之光。
那么,这“药王持光药”跟咱们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又有什么牵连呢?你想啊,当时赵国不就像是一个得了重病的人吗?秦国的无理要求就像是凶猛的病毒,眼看就要把赵国拖入绝境。而蔺相如,他可不就是那个及时出现的“药王”吗?他带着的“光药”是什么?就是他那超凡脱俗的智慧、临危不乱的胆识和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他用“璧有瑕,请指示王”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计谋,就巧妙地从秦王手中取回了和氏璧;他又以“头与璧俱碎于柱”相威胁,逼迫秦王不得不礼遇赵国;最后更是利用秦王斋戒的五天时间,暗中安排人手将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这一系列操作,简直比神医对症下药还要精准、还要漂亮!所以说,蔺相如这是用他的智谋当“药石”,成功地救治了濒临危亡的赵国,这难道不是“药王持光药”最生动的体现吗?
另一方面,这“光药”也可以像一个文化传承使者,把博大精深的《周易》智慧比作“治世之法药”。《周易》这部书,可不就是咱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瑰宝吗?它教导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趋吉避凶、如何治国安邦,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智慧,对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一剂能够强身健体、启迪心智的“良药”啊!
再说说那“犬”的意象,这卦象里的“犬”更神奇了,简直就是个多功能的“超级符号”!首先,犬对应着地支中的“戌”,戌时是傍晚七点到九点,这个时辰,夜幕降临,万物归息,但也正是一天中总结反思、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挑战的关键时刻。所以呢,“犬”就像个天然的决策闹钟,提醒人们在行事时要把握好最佳时机,不能盲目冲动。就像蔺相如,他在秦廷之上,并没有一上来就跟秦王硬碰硬,而是先观察,再试探,等到看准了秦王并无诚意以城换璧的时机,才果断出手,实施他的计划。
其次,“犬”的发音与“狄”相似,而“狄”在古代常用来泛指北方的异族势力,有时候也代表着那些与自己不同、甚至可能带来威胁的外部力量。在“完璧归赵”的故事里,秦国对于赵国来说,不正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狄”吗?这个意象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大有”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部挑战和竞争对手,如何看待他们、如何与他们相处,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
还有一句“哭笑皆有象”,说的是狗这种动物,有时候会摇头摆尾,发出开心的叫声,像是在“笑”;有时候又会呲牙咧嘴,发出低沉的呜咽,像是在“哭”。这其实是在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危机和转机往往是一对难舍难分的“好基友”,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看起来是天大的危机,里面可能就藏着意想不到的转机;看起来是唾手可得的机遇,背后也可能潜伏着致命的陷阱。蔺相如出使秦国,去之前谁不说这是趟“哭”差事,凶多吉少?可他硬是凭借智慧把它变成了一件让赵国扬眉吐气、让后人拍手称快的“笑”谈。你说,这卦象的脑洞是不是比宇宙还大,把什么都给想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机地脉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