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说“见恶人,以辟咎也”,翻译成人话就是:躲着讨厌的人,相当于把“矛盾种子”埋在土里,它会自己发芽长成荆棘;主动碰个面,把话摊开,反而能把刺拔了。
我表姐以前跟我吐槽过她的小学同桌:那男生总揪她辫子,表姐躲着走,结果男生变本加厉,在她课本上画乌龟。后来表姐换了座位,新同桌是个小胖子,总给她带糖,还跟她说:“别理那个傻X,他追女生就这招,我妹也遇到过。”表姐这才明白——当年要是主动跟那男生说“你再揪我辫子,我就告诉老师”,没准儿早成“不打不相识”的朋友了。
深层逻辑:矛盾初期的“软处理”智慧
心理学有个“踢猫效应”:你被老板骂了,回家骂老婆,老婆骂孩子,孩子踢猫。矛盾像滚雪球,越躲越大。“见恶人”不是让你低三下四,是用“主动接触”打破信息差,用“软态度”化解攻击性。就像两只炸毛的猫,你硬碰硬,它们能打一架;但你蹲下来摸两把,它们反而蹭你手了。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跟领导/贵人沟通,绕个弯儿比直球更有效
原文拆解:在巷子里偶遇领导,不是拍马,是真诚走心
爻辞“遇主于巷”,“巷”不是阴暗的小胡同,是“非正式场合”。古代主仆有别,直接找领导汇报是大不敬,但在巷子里偶遇,聊两句家常,反而自然。“无咎”就是说,这种沟通方式没毛病,甚至能拉近距离。
重点是“未失道也”——《象传》解释,这不是丢原则,是用真诚打动对方。《周易》讲“变易”,沟通方式也得变:硬邦邦提需求,对方可能抵触;但绕个弯儿,从关心、共情切入,反而能说到心坎里。
生活场景:从求报销流程到劝爸妈养生,全是“巷遇”的艺术
场景1:职场沟通。我同事小王想推“弹性打卡”制度,怕直接找总监被怼“年轻人就是想偷懒”。结果有天在茶水间碰到总监,总监揉着肩膀说:“昨晚陪客户喝酒,今早差点迟到。”小王没提工作,先接话:“我爸也这样,应酬多,颈椎都不好了!对了,我看您办公室有按摩仪,管用吗?”总监聊嗨了,说:“别提了,我正想招个行政管考勤,让大家灵活点……”后来“弹性打卡”真的推行了,总监还跟HR说:“小王这小子,会来事儿!”
场景2:家庭沟通。我妈总逼我吃保健品,我说“没用”,她能念叨三天。后来有次她跳广场舞扭了腰,我请假陪她去医院,路上说:“妈,我看小区王阿姨天天喝黑芝麻糊,说对腰好,咱也试试?我给你买最好的,无糖的。”我妈当场就乐了:“行,听你的!但你别买太贵的,浪费钱。”现在她不仅喝黑芝麻糊,还主动问我:“那个XX钙片,你说我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象传》说“遇主于巷,未失道也”,核心是“真诚”比“套路”重要。就像你追对象,天天送玫瑰,她可能嫌俗;但你记住她随口说“最近失眠”,送个助眠香薰,她绝对记你一辈子。
警惕伪“巷遇”:别把迎合当真诚
现在有些人把“遇主于巷”玩歪了:领导喜欢喝茶,他就天天带茶叶;领导爱打高尔夫,他就报班陪打——这不是“巷遇”,是跪舔。
《周易》讲“中正”,沟通得守住底线。我之前有个同事,为了讨好领导,把部门数据改了报上去,结果东窗事发,领导第一个把他开了。
真正的“巷遇”是:用对方的兴趣打开话题,用真诚的建议解决问题。就像你跟爸妈聊养生,不是为了让他们别唠叨,是真关心他们的身体;你跟领导聊私事,不是为了拍马,是想理解他的压力。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哪怕现在惨成狗,熬过去就是春天
原文拆解:车被拽、牛被拉,还撞上个“毁容怪”,但最后能成
爻辞画面感极强:一辆牛车,牛在前边被拽着走,车在后边扯着牛,驾车的还是个“天且劓”的人——“天”是剃光头(古代刑罚),“劓”是割鼻子,妥妥的“地狱级难搞组合”。但爻辞说“无初有终”,现在虽然惨,最后肯定能成。
《象传》解释:“见舆曳,位不当也”——现在的困境是因为位置不对,时机没到;“无初有终,遇刚也”——熬过去,遇到“刚”(转机、贵人),就能成。
生活场景:从创业失败到考试逆袭,全是“熬”的胜利
场景1:创业初期。我邻居家的95后小伙子,去年开奶茶店,选址在背街小巷,装修花光积蓄,结果开业三个月,每天营业额不到三百。他天天蹲在店门口抽烟,我妈跟他说:“你试试搞点花样,比如给外卖小哥送免费酸梅汤,让他们帮你宣传。”他真这么做了,外卖小哥们口口相传,后来成了“网红店”,现在分店都开两家了。他说:“最惨的时候,我连房租都交不起,但想着‘无初有终’,就咬着牙挺过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机地脉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