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石阶旁,苏清教大家看预警木牌,卖山货的阿叔说:“山风吹得梆子声散,远处听不清咋办?”她指着石阶旁的铁环:“把铁环挂在梆子旁,敲梆子时顺带晃环,‘叮哐’声传得远,连坡底的人都能听见!”苏清试了试,声音在山谷里飘得老远,阿桂在坡下都听见了。
傍晚的坡顶台,林熵教游客认荧光石,老居民阿婆突然指着石阶说:“青苔要是变滑腻,石阶准要摔人,比预警木牌还早发现!”林熵赶紧把“青苔预警法”加进手册,还让村里的孩子当“青苔观察员”,看到滑腻青苔就跑去敲梆子。
最热闹的是“爬坡防御赛”——居民们背着改装的背篓比赛“找应急台”,游客跟着手绘地图往坡顶跑,孩子们举着荧光石指路,阿桂赢了比赛,捧着奖品(一把新背篓)笑:“这比赛比说教管用,连新来的游客都懂了‘看木牌、听梆子、认箭头’!”
没过多久,山城遇上一次雨天陡坡预警——吊脚楼旁的黄牌挂了起来,梆子敲起“咚—咚—”,阿桂家的木梯扶手突然震动,铜铃“叮—叮”响。她赶紧扶着扶手往石坎躲,喊着附近爬梯的居民:“往坡顶应急台跑!”阿叔把背篓翻扣在石阶上,贴好磁暴贴;孩子们发现青苔滑腻,跑去晃响了梆子旁的铁环,整个山城忙而不乱。
陡坡滑的时候,只有窄梯旁的几块碎石滚落,没人受伤,山货也及时运到了坡顶。雨停后,阿桂摸着木梯扶手笑:“这扶手真是‘救命杆’,震的时候我就知道该躲,比老经验还准!”
消息传到周边的磁器口、凤凰古城,居民们都背着背篓来学改装的木梯,连古镇管委会都来学“石阶预警灯”的做法。后来,山城古镇牵头建了“山城爬坡防御联盟”,编了本《山城防御小册》,把“木梯预警”“青苔观察法”都写了进去,阿桂、阿婆还被请去当“讲师”,给其他山城的居民讲实战经验。
这天傍晚,三人坐在坡顶应急台,手里拿着阿桂送的礼物:一根缠着干茅草的小木梯扶手(拴着铜铃)、一个织着细铜丝的小背篓、一块挂着红布条的预警木牌。远处的居民背着背篓爬石阶,铜铃在风里“叮”响,苏清指着海边的方向说:“下一站要是海边古镇,是不是该改渔船的橹、渔网了?”林熵笑着点头,陈屿摸了摸兜里的小船桨和迷你套马杆,铜铃又响了一声——像水乡的水波,像草原的风,像梯田的稻浪,安全从来不是复杂的设备,是居民手里的木梯、背篓,是石阶旁的预警灯、吊脚楼边的木牌,跟着石阶的起伏,裹着山草的清香,稳稳地护着每一个靠山城讨生活的人。
喜欢寒月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寒月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