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火塘边,林熵教游客认荧光石,老阿妈突然指着天空说:“雪雀要是往火塘飞,暴雪准来,比预警经幡还早发现!”林熵赶紧把“雪雀预警法”加进手册,还让村里的孩子当“雪雀观察员”,看到雪雀群飞就跑去吹牛角号。
最热闹的是“转经防御赛”——居民们背着改装的驮货筐比赛“找玛尼堆”,游客跟着手绘地图往应急台跑,孩子们举着荧光石指路,卓玛赢了比赛,捧着奖品(一个新驮货筐)笑:“这比赛比说教管用,连新来的游客都懂了‘看经幡、听牛角号、认箭头’!”
没过多久,高原遇上一次暴雪预警——玛尼堆旁的黄幡飘了起来,牛角号吹起“呜—呜—”,卓玛的转经筒突然震动,铜铃“叮—叮”响。她赶紧往玛尼堆避风石躲,喊着附近转经的居民:“往经幡应急台跑!”扎西把驮货筐倒扣在牧道,贴好磁暴贴;孩子们发现雪雀群飞,跑去吹响了带铜铃的牛角号,整个高原忙而不乱。
暴雪来的时候,只有远牧道的一小段被雪埋,没人受伤,酥油也及时运到了火塘。雪停后,卓玛摸着转经筒笑:“这筒真是‘救命伴儿’,震的时候我就知道该躲,比老经验还准!”
消息传到周边的纳木错、香格里拉,居民们都背着驮货筐来学改装的转经筒,连古镇管委会都来学“玛尼堆预警灯”的做法。后来,高原古镇牵头建了“高原转经防御联盟”,编了本《高原防御小册》,把“转经筒预警”“雪雀观察法”都写了进去,卓玛、阿玛还被请去当“讲师”,给其他高原的居民讲实战经验。
这天傍晚,三人坐在经幡下,手里拿着卓玛送的礼物:一个缠着厚羊毛的小转经筒(底拴铜铃)、一个织着细铜丝的小驮货筐、一面系着铜铃的预警经幡。远处的经幡跟着风雪飘,铜铃在风里“叮铃”响,苏清指着林海的方向说:“下一站要是森林古镇,是不是该改砍刀、背篓了?”林熵笑着点头,陈屿摸了摸兜里的小船橹和小木梯扶手,铜铃又响了一声——像海边的浪涛,像山城的石阶,像水乡的水波,像草原的风,像梯田的稻浪,安全从来不是复杂的设备,是居民手里的转经筒、驮货筐,是玛尼堆旁的预警灯、经幡下的牛角号,跟着经幡的飘动,裹着酥油的香气,稳稳地护着每一个靠高原讨生活的人。
喜欢寒月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寒月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