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连接室内...塔莉亚的意识如同绷紧的弓弦,分成了两股。一股紧紧系于网络深处那片被“僵持”的区域,监控着林奇意识与“观察者标记”那脆弱的平衡,如同守护着风中残烛;另一股,则沿着一条极其微弱、却高度加密的量子纠缠链路,跨越漫长而危险的虚空,连接着那艘如同幽灵般驶入“静默坟场”的“暗影之梭”II型。
她并非直接操控,而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感知节点”和潜在的“规则后援”,感受着侦查小队所经历的一切。
“暗影之梭”传回的数据流断断续续,充满了被强烈干扰后的破碎感,但足以在塔莉亚的意识中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悸的景象。
“静默坟场”,名不虚传。
这里并非绝对的虚空,而是充斥着一种粘稠的、仿佛能吸收一切能量和信息的“死寂”。星光在这里变得黯淡扭曲,如同透过厚重的磨砂玻璃观看。常规的电磁波探测几乎完全失效,就连“暗影之梭”装备的、基于微光网络规则感应器改良的扫描系统,其感知范围也被压缩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程度。
虚空中漂浮着无数巨大而扭曲的金属残骸,它们是某个无法想象的远古巨构崩塌后的尸骨,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冰,散发着亿万年的冰冷。更危险的是那些无处不在、悄无声息的空间褶皱和规则断层,它们如同隐藏在水下的暗礁,随时可能将闯入者撕碎或放逐到未知的维度。
“暗影之梭”在这片死亡的迷宫中小心翼翼地穿行,依靠着马尔科姆高超的驾驶技术和舰载AI对规则乱流的极限计算,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规避动作都牵动着希望号上所有人的心。
塔莉亚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笼罩整个星域的“信息静默场”的力量。它并非简单的屏蔽,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压制”和“吸收”。任何有序的信息结构在这里都会迅速衰减、失真。就连她通过量子链路传递过去的、微弱的织缕感知,也如同投入泥潭的石子,只能激起微不足道的涟漪,并且迅速被那无边的死寂所吞没。
这种环境,对依赖信息和规则运作的微光网络而言,是天然的克星。塔莉亚不得不加倍消耗心神,才能勉强维持住这条脆弱的远程连接,并为“暗影之梭”提供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规则稳定性加持。
“报告航向……稳定性73%……外部规则压力持续增强……”
“侦测到前方大规模引力异常区……建议绕行……”
“能源核心输出功率下降5%……静默场吸收效应比预估更强……”
马尔科姆冷静的声音偶尔穿透干扰传来,简洁地汇报着情况。小队成员们都保持着绝对的沉默,节省着每一分体力和注意力。
时间在这种高度紧张和压抑的氛围中缓慢流逝。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
不知航行了多久,或许是一天,或许更久。终于,在穿过一片由密集残骸构成的、如同迷宫般的区域后,前方的景象豁然……或者说,是“压抑”地开朗起来。
那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空旷,而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令人窒息的“存在”。
一座无法用语言形容其规模的巨大构造体,如同沉睡的远古泰坦,静静地悬浮在虚空的中央。它并非规则的几何形态,而是由无数扭曲、断裂、却又以一种违反常理的方式强行拼接在一起的庞大结构组成,整体呈现出一种暗沉的、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金属灰色。它的表面布满了巨大的、如同伤疤般的裂口和坍塌的甬道,一些区域还残留着早已熄灭的能量管道,如同干涸的血管。
这就是——“沉默巨构”。
仅仅是远远地“看”着它,塔莉亚就感到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悸动与排斥。那巨构散发出的气息,与“万法归墟”深处的规则伤疤,与林奇意识中那个冰冷的“观察者标记”,有着某种令人不安的相似性!那是一种……属于“园丁协议”的、非人的、冰冷的秩序感,但又混合着一种死寂与破败。
“暗影之梭”在距离巨构尚有一段安全距离的外围停了下来,启动了最高级别的隐匿模式,如同一粒尘埃,融入了周围的黑暗。
“已抵达目标外围。”马尔科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开始进行初步扫描和环境评估。”
更加精细的扫描数据传回,尽管依旧受到静默场的强烈干扰,但比之前清晰了许多。
巨构的表面没有任何灯光,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仿佛一座真正的宇宙坟墓。但在塔莉亚的织缕感知中,却能“听”到一种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仿佛来自巨构核心深处的……“低吟”。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规则层面的、缓慢而规律的脉动,如同一个沉睡巨人的心跳,带着一种非生命的、机械般的冰冷。
“检测到多重防御性规则场……结构复杂……与已知任何文明技术不符……”
“发现数个疑似能源反应点……能量签名……极其微弱,但本质层级很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