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能改,对吧?”教授给廖泽涛倒了杯茶,“我认识个老爷子,姓张,家族三代都有这病,他自己总胆固醇也6.5,但现在91了,还能自己骑三轮车去赶集。”
“他咋做到的?”小景云凑过来。
“就俩字:自律。”教授笑了,“每天早上五点爬后山,雷打不动;晚上七点后绝碰荤腥,顶多喝碗杂粮粥。他跟我说‘爹妈给的底子改不了,但我能给血管清淤啊——就像老房子漏雨,咱不能拆了重盖,还不能修修屋顶?’”
刘佳佳突然问:“低密度脂蛋白高,到底有多危险?”
“这东西啊,就像血管里的‘小泥车’。”教授拿起笔在纸上画,“总往血管壁上卸泥,卸多了就堵。但只要每天胆固醇不超300mg(一个鸡蛋黄的量),每周快走150分钟,就能让‘泥车’少跑一半路。你叔要是早这么干,哪至于遭这罪?”
廖泽涛的手机响了,是他婶发来的:“你叔今天走了1000步,还让我把他的运动鞋带去。”他笑了笑,眼里有点红:“我下午去医院,给我叔带本《高血脂食谱》,再跟他说张大爷的故事——就算有魔咒,咱也能破了它。”
三、陈一涵的熬夜账单:凌晨三点的炸鸡,正在血管里堆“淤泥”
“可我家没人血脂高啊。”陈一涵把体检报告推过来,纸角被咖啡渍浸得发皱,“总胆固醇5.7,甘油三酯2.1,医生说我这叫‘代谢综合征’——我才28,咋就跟‘综合征’扯上关系了?”
她揉了揉太阳穴,眼下的黑眼圈能当眼影:“我是做策划的,上个月为了赶方案,连续一周凌晨三点才睡。饿了就点炸鸡奶茶,办公室抽屉里全是巧克力——老板一句话,哪怕两点也得爬起来改方案,不改就得卷铺盖走人。”
“体检完那天,我在公司楼下坐了半小时。”陈一涵的声音有点发飘,“看着那炸鸡店的灯,突然觉得特委屈。我拼命工作是为了买套小房子,结果把自己熬成了‘高血脂’——这值吗?”
她抓起茶杯想喝,手却晃了下,茶水洒在报告上,晕开一小片水渍。“我妈打电话来骂我‘不爱惜自己’,我跟她吵了一架,挂了电话就哭了——我也不想啊,可我有啥办法?”
“办法藏在你那炸鸡里。”教授指了指她的报告,“你这血脂高,不是吃出来的,是熬出来的。”
“熬出来的?”陈一涵愣了。
“可不是嘛。”教授画了个链条:“压力大→睡不好→皮质醇升高→想吃高油高糖→代谢变慢→血脂堆积。就像你往锅炉里猛添煤,烟囱来不及排,煤灰可不就堵在管道里了?”
他想起个患者:“前年有个投行经理,姓周,跟你一样,连续半年天天熬夜,血脂从4.8飙到6.9。后来他每天中午抽20分钟去楼下公园坐着,啥也不干,就晒晒太阳、听鸟叫,三个月后血脂降回5.1。”
“晒太阳有用?”陈一涵皱眉。
“不是晒太阳有用,是让自己歇会儿有用。”教授说,“他跟我说‘以前总觉得休息是浪费时间,后来发现,脑子转不动时硬撑,才是真浪费——改方案改到凌晨,错字都看不出来,还不如早睡早起,两小时就搞定’。”
陈一涵掏出手机,点开外卖软件,炸鸡店的图标还在首页闪。她的手指在“卸载”按钮上悬了三秒,突然抬头:“今晚我要早点回家,路过菜市场买把菠菜,再买俩鸡蛋——好久没自己做饭了,我妈总说我做的青菜面好吃。”
小景云突然笑了:“你这算啥?我天天喝枸杞水,照样血脂高,医生说我这叫‘年轻人的血脂’,再不管就超标了。”
四、小景云的朋克养生:凌晨三点的枸杞水,骗得了朋友圈骗不了血管
小景云把吸管从嘴里拽出来,塑料管被啃得坑坑洼洼。他把体检报告拍在桌上,甘油三酯1.9那行,被他画了个圈。“医生说我这叫‘临界值’,再不管就要超标了。”他撇撇嘴,“可我觉得我身体好得很,上周还通宵打游戏,连胜八局呢!”
“你那叫‘作死’。”刘佳佳白了他一眼,“凌晨三点喝枸杞水,算哪门子养生?”
“咋不算?”小景云梗着脖子,“我妈总说‘枸杞补肾’,我每天早上都泡一杯,比那些连水都不喝的人强多了。再说了,我年轻啊,二十岁的人,血管能有多堵?”
教授指着窗外的梧桐树:“你看那树,白天晒太阳长叶子,晚上扎根。要是它白天睡觉,晚上使劲长,你觉得它能活几年?”
“树哪能跟人比?”小景云嘟囔着。
“可血管跟树一样,也有自己的钟点。”教授翻开病例本,“去年接诊个大学生,姓赵,跟你一样,天天熬夜打游戏,顿顿外卖。有天早上起来,突然说看不见了——送到医院查,甘油三酯8.6,视网膜静脉堵了。”
“就因为熬夜?”小景云的声音有点发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请大家收藏:(m.20xs.org)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