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海域的汇海台在星尘中舒展着包容的轮廓,将“万途归星海”的温暖化作流动的能量潮汐,漫过星海共同体的每个角落。星海碗中的共生能仍在不断翻涌,科学探索路的星核数据、贸易交流路的异域种子、创新发现路的技术图纸、静默守护路的平衡之道在潮汐中交融,催生出无数细微的“星芽”——这些由多元智慧凝聚而成的新生命,有的像闪烁的星尘,有的似流动的光影,有的则凝结成具象的形态,比如会记录星图的“记星虫”、能传递暖意的“暖流鱼”、甚至有株会哼唱万族歌谣的“和声草”。苏承影站在归海树的浓荫里,望着能量潮汐尽头那片正在苏醒的“育芽域”——那里的星尘能滋养所有新生的可能,星语者称其为“宇宙的摇篮”,传说当星海的共生能在此沉淀,就能孕育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新芽,让星海的故事在传承中永远焕发活力。
“承影前辈,星芽在‘生长’呢!”星归的女儿——捧着星芽培育皿的星芽举着块育芽域的“哺生石”跑来,石面的光纹正与汇海台的能量潮汐共振,在她掌心映出无数个萌芽的画面:记星虫在星图上补充新发现的星岛轨迹,暖流鱼为冰封星岛的暗礁镀上融冰的暖流,和声草将鸣星族的古歌与星续的新曲编织成合唱……每个画面都裹着层稚嫩的光晕,“雾隐族的语者说这是‘生息符’,能让所有新芽在星海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可这些新生的生命那么脆弱,我们真的能保护好它们,让它们顺利长大吗?会不会有些独特的星芽,就这样在风雨中凋零?”
苏辙的曾孙——守着听涛轩育芽录的苏禾通过星讯传来影像,画面里的老人正将林默手植兰草结出的种子与哺生石并置。褐色的种子突然裂开细小的缝隙,从中钻出条嫩绿的芽尖,芽尖上的露珠化作流动的光纹,顺着星讯的脉络往汇海台蔓延,在归海树的根系间织出张细密的“护芽网”。老人用指尖轻触芽尖的绒毛——那是兰草为吸收更多能量长出的新组织,“先祖曾说,‘宇宙的新芽从不是凭空出现的,是老根扎得越深,新芽长得越壮,就像这兰草,根系在土里盘桓百年,才能在春天抽出新苗’。你看这哺生石,连星尘中最微弱的能量都能收集起来滋养新芽,这才是星海育新芽的真谛。”
孩子们决定在育芽域的中心搭建“哺芽台”。用哺生石的粉末与归海树的枯枝混合筑台,台面能根据星芽的特质调节能量输出;台中央立着座巨大的“育芽池”,池壁由万族的“护芽信物”熔铸而成——北极的冰护罩(能为喜寒星芽保温)、火塘星的焰温层(可给喜暖星芽供暖)、鸣星族的声纹膜(能为需声波滋养的星芽伴奏)、星续的调节环(能灵活改变池内环境)……池底铺着层“记忆泥”,那是用长卷域的星尘与映心域的初心光混合而成的特殊基质,能让星芽在生长中继承星海的记忆;台的四周分布着“护芽站”:每个站里都配备着不同的培育工具——北极的恒温培育箱、火塘星的能量加湿器、镜像域的生长监测仪、黑曜族的抗逆性强化器……苏承影将星芽掌心的哺生石嵌在育芽池的中心,石体接触记忆泥的瞬间,所有护芽站突然同时启动,在台周织出圈“生息环”,环上的星文随着星芽的生长不断更新,像一首首摇篮曲。
“该给哺芽台‘调配’了。”经验丰富的育芽师推着辆星材车走来,车上装着从各族收集的“哺生料”——北极冰原的“寒润露”(能为喜寒星芽提供水分)、火塘星的“暖融脂”(可给喜暖星芽补充养分)、镜像域的“平衡液”(能调节星芽生长的酸碱度)、鸣星族的“共鸣粉”(能强化声波对星芽的刺激)……他将这些料剂按星芽的特性精准调配,注入育芽池的能量管道,池中的记忆泥立刻泛起不同的光:记星虫栖息的区域泛着星图蓝,暖流鱼游动的水域透着暖橙,和声草扎根的角落则飘着七彩的声纹光,“调配不是让所有星芽都按同个标准生长,”老人用仪器测量着记星虫的体长,“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里长大,就像北极的冰花不会在火塘星盛开,我们要做的是为它们找到各自的春天,这才是培育的智慧。”
火塘星的守火人后代为哺芽台装了“护芽炉”,炉中燃烧的薪火混着各族的“育芽日记”:北极孩子记录的“记星虫需要每三天补充一次星图数据”,火塘星少年写下的“暖流鱼在听到笑声时生长更快”,黑曜族青年标注的“和声草在暗环境中能开出更鲜艳的花”……火焰的光纹能让育芽池的能量保持“生长的活力”:“这炉子烧的不是燃料,”年轻的守火人往炉中添了片星续后代绘制的“星芽生长预测图”,生息环中突然浮现出孩子们为星芽遮风挡雨的身影,“是让每个培育者都知道,新芽的成长需要耐心——它们可能长得慢,可能有奇怪的习性,可能会经历病虫害,但只要我们像守护初心那样坚持,终会看到它们绽放的那天,这份坚持,能让最脆弱的生命也拥有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云之上修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云之上修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