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隐族的现任族长——一位手持溯源杖的老者亲授“溯源术”,教孩子们在归流中平衡“同”与“异”的关系:探寻共通本源时,既要从差异中提炼共性,又要承认共性之外的独特,比如鸣星族在总结“情感表达”法则时,既发现“喜悦”“悲伤”是所有文明的共通情绪,又尊重晶体族用光芒强度表达、能量族用波动频率表达的差异;回溯自身本源时,既要理解族群的起源根基,又要接纳演化中的新特质,比如林默后人在追溯“生态理念”时,既坚守“顺天应时”的初心,又包容“科技辅助自然”的新发展;甚至在本源认知冲突时,不急于判定对错,而是寻找更深层的共通——有次两族因“生命定义”争执,孩子们最终发现双方都认同“自我复制与延续”是生命的核心,只是对“形态”的理解不同,“溯源和掘井一样,”老者转动溯源杖调和本质波,“越往深处挖,越能找到共通的水源,却也不妨碍井口有不同的形状,这才是本源的韧性。”
本源台启用那天,各族的溯源者带着本源成果来到本源泉前。鸣星族的探索联盟展示“全宇宙本源法则图谱”,标注出3000条共通规律,其中“生命存续优先级”最核心——所有文明的创新最终都服务于族群的延续,只是路径不同;林默的后人推出“生命基因溯源树”,用三维模型展示8000种生命的基因关联,最震撼的是“星尘共祖”理论:通过归流流分析,发现全宇宙生命都源自同一片原始星尘的有机分子,“我们都是星尘的孩子”;星源组织的“本源成果展”最动人——展台上并置着共通与独特的对照:鸣星族的“能量货币系统”与原始部落的“物物交换”相邻,前者精密复杂,后者简单直接,却都遵循“等价交换”的本源逻辑;林默家族的“星尘培育舱”与古法耕种工具对放,前者科技先进,后者依赖人力,却都基于“种子需要适宜环境才能生长”的本源认知;万族的本源认知差异与“共通法则对照表”并列,差异显示文化、形态、技术千差万别,对照表却证明所有文明都遵循“因果律”“平衡律”“延续律”,像在说“本源的真谛,不是让所有文明变得相同,是让每个独特的存在都能在根须处相连,让差异成为丰富的表象,让共通成为坚实的根基”。本源泉接收这些成果的瞬间,本源域的星尘突然开始随着归流流的轨迹沉淀,在泉周形成个巨大的“本源星云”,星云的每个核心都对应着一条共通法则,连最细微的文明特质都能在星尘中清晰呈现,像一场盛大的宇宙溯源礼。
“快看!本源在‘共振’呢!”观测员突然喊道,本源星云中,鸣星族的本源法则图谱与林默后人的基因溯源树产生“存在共振”——共通的生命法则印证了基因的同源性,同源的基因又支撑了法则的共通性;星续团队的本质解析功能与北极的本源认知演化史融合,催生出“全宇宙本源互联系统”,能让任何文明的创新都能快速定位其本质需求;最神奇的是所有本源成果通过本源环的联动,在本源域的天幕上拼出了“归一”二字的星文——这是用千万条共通法则组成的动态星图,每条法则都在支撑着万象的差异,却始终指向“归一”的本源,“再多样的表象,终究要回归共通的根基!”
孩子们在本源台举行“归流礼”。苏承影将各族共同镌刻的《本源誓言》铸在本源泉的泉壁,誓言里没有对差异的否定,只有一句核心承诺:“探本求源,和而不同”;星源则领着大家在本源环的边缘种下“本源藤”——这是用本源石的粉末与所有溯源信物的碎片培育的藤蔓,藤条会顺着归流的脉络生长,在每个溯源站旁结出“本源果”,果子里封存着不同文明的溯源故事,像一个个会思考的本质胶囊。
夜幕降临时,本源泉突然投射出幅震撼的画面:万象归本源的未来图景如星河般展开——鸣星族的本源法则图谱发展成“宇宙存在学院”,万族可在此学习共通法则与彼此特质,有位院长说“我们不是培养一样的生命,是培养理解彼此的生命”;林默后人的基因溯源树推动成立“星际生命同源联盟”,万族共同守护“原始星尘样本库”,拓荒者们称其为“给所有生命一个共同的乡愁”;“归一”星文的动态星图成为“本源导航系统”,万族可在此校准自身与共通法则的关系,一位老溯源者的留言被奉为圭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清楚要到哪里去。”……所有画面都在证明:万象回归的本源,不是对差异的压制,是让每个文明在共通中获得更深的理解,它让隔阂的族群找到共鸣,让冲突的理念找到共识,让宇宙的存在永远有坚实的根基。
“原来万象归本源,不是让我们在共通中失去自我,是让纷繁的创新都能扎根于本源的土壤,在理解中绽放独特的光彩。”星源望着画面中不断延伸的本源藤,突然明白所谓“万象归本源”,从来不是用共性取代个性,是像本源藤那样,所有藤蔓都从同一根系生长,却向不同方向舒展,让每个文明的独特都能在共通的根基上生长,又不脱离存在的本源,让宇宙的多样在千万次共鸣中永远和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云之上修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云之上修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