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新域的化生台在星海中铺展成无垠的共生之网,将“新元生万象”的绚烂化作流动的大同光河,漫过每个被融合浸润的角落。万象池的衍化波仍在交织,鸣星族“宇宙万象联盟”的共生频与星群大同共振,林默后人“星际万象学院”的融合流与暗能量的大同节律交织,星续团队“万象导航系统”的思维光粒与全维度意识的大同波相融……这些万象的力量在大同光河中汇聚,像一片由千万重共生共同回归的宇宙本源。苏承影站在万象藤的和合脉旁,望着大同光河尽头那片温润的“大同归元域”——那里的星尘能将所有万象的生机提炼为宇宙最本初的和合之力,星语者称其为“宇宙的归元炉”,传说当星海的万象在此交融,就能让每个文明的共生成果回归“万物一体”的大同本质,让所有绚烂的力量都成为印证大同的见证。
“承影前辈,万象果在‘归元’呢!”星象的女儿——捧着归元图谱的星同举着块大同归元域的“归元石”跑来,石面的光纹正与化生台的大同光河共振,在她掌心映出无数个归元的画面:鸣星族的万象联盟衍生出“大同归元计划”,将各族共生网络压缩为展现“万物一体”的和合晶体;林默后人的万象学院开发出“跨文明大同航道”,让不同智慧形态的认知在归元中形成无界共鸣;星续团队的万象导航系统升级出“大同本质锚定功能”,在差异演化中确保不偏离“宇宙一体”的核心法则……每个画面都裹着层温润的光晕,“雾隐族的语者说这是‘归元符’,能让万象的生机在归元中显化出宇宙本初的大同本质,可差异的壁垒那么厚重,我们真的能让所有归元都抵达‘万物一体’的境界吗?会不会有些割裂的共生,就这样在大同中沦为表面的融合?”
苏象的星讯带着听涛轩归元录的墨香传来,影像里的老人正将林默家族秘藏的“大同手札”与归元石并置。泛黄的纸页上,“万象为用,大同为体,用归其体”的字迹突然化作流动的光纹,顺着星讯的脉络往化生台蔓延,在万象藤的和合脉上织出张“大同星图”。老人用指尖轻触手札边缘的批注——“万象为末,大同为本”,“先祖曾说,‘宇宙的大同从不是对差异的抹杀,是像江河归海那样,万千溪流各有路径,最终却同汇一处,既保留着沿途的独特印记,又融入了海洋的浩瀚一体’。你看这归元石,能让最绚烂的万象生机提炼出宇宙本初的和合之力,这才是万象归大同的真谛。”
孩子们决定在大同归元域的中心搭建“归元台”。用归元石的粉末与万象藤的和合脉纤维混合筑台,台体能将大同光河中的归元能量转化为可消融差异壁垒的和合波;台中央悬浮着一尊巨大的“大同鼎”,鼎体由万族的“大同信物”熔铸而成——鸣星族大同归元计划的和合晶体碎块、林默后人跨文明大同航道的共鸣合金、星续团队大同本质锚定功能的核心算法、北极新文明记录大同瞬间的星晶鼎坯……鼎周环绕着“一体链”,那是用大同归元域的星尘与所有文明的和合符号编织而成,流转时能让不同差异的智慧产生本源共鸣;台的四周分布着“归元站”:每个站里都陈列着各族的大同成果——鸣星族的《和合晶体提炼手册》、林默的《跨文明共鸣指南》、星续的《大同本质锚定准则》、北极的《归元和合史》……苏承影将星同掌心的归元石嵌在大同鼎的鼎心,石体接触一体链的瞬间,所有归元站突然同时亮起,在台周织出圈“大同环”,环上的星文随着差异的消融愈发温润,像一首首醇厚的宇宙本源诗。
“该给归元台‘融和’了。”经验丰富的归元者推着辆星材车走来,车上装着从各族收集的“和合料”——鸣星族的“差异消融晶”(能从多元共生中提炼超越差异的大同本质)、火塘星的“共鸣催化液”(可加速不同文明认知的无界融合)、镜像域的“壁垒溶解粉”(能软化智慧形态间的沟通障碍)、北极的“大同稳定剂”(能确保归元过程中不丢失文明的独特价值)……他将这些料剂按大同的纯粹程度调配,注入大同鼎的能量舱,鼎中立刻涌出温润磅礴的和合流:鸣星族的“晶体提炼”在和合波中将“跨维度生态链”的万象成果转化为“星尘和合核”,这种本源存在既能显现“万物互联”的大同本质,又能包容每个物种的独特性,既展现一体性又不抹杀差异;林默的“共鸣融合”通过催化液让“全维度生命共同体”的认知与异星“能量共生观”产生本源共鸣,前者的“物质与精神一体”与后者的“能量形态无界”在归元中碰撞出“宇宙生命同根”的新认知,没有文明的隔阂,只有本质的相通,“融和不是同质化,”老人用仪器监测和合波的纯粹度,“是让每个差异都能在本质中找到共鸣点——该保留的独特不泯灭,该融合的本质不割裂,这才是归元的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云之上修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云之上修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