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莲心初绽显神通
金陵城的清晨薄雾氤氲,秦淮河上飘荡着早渔船的橹声。崔蓝静立在客栈窗前,指尖轻触眉心那朵新生的莲花印记。晨光中,印记泛着微妙的靛蓝色光泽,花蕊处的金光若隐若现,如同朝阳映照下的露珠。
一夜之间,她体内的力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不再是昔日霸道凛冽的玄冥寒气,而是一种更加温和、更加包容的能量流动在经脉之中。最神奇的是,当她闭目内视,能清晰地"看"到丹田处悬浮着一枚莲子大小的光团,正随着呼吸缓缓旋转,散发出纯净的生机。
"感觉如何?"吴道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眼中带着掩不住的关切。
崔蓝转过身,嘴角不自觉上扬:"像是...脱胎换骨。"她接过粥碗,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吴道的手背,一缕微弱的金光从接触点闪过,竟让吴道疲惫的神色为之一振!
"这是..."吴道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手背,那里残留着一丝温暖的能量,正迅速融入体内,滋养着他因连番奔波而损耗的元气。
崔蓝也愣住了,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我好像...能控制这种力量了。"她试探性地将掌心对准窗台上一盆蔫头耷脑的兰花,意念微动,一缕混合着靛蓝与金色的柔光从指尖流出,轻轻包裹住花株。
奇迹发生了——枯黄的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翠绿,甚至抽出了一支新芽,顶端顶着一个小小的花苞!
"生机之力..."吴道的声音带着几分震撼,"与祖藤的掠夺性生机不同,这更像是...纯粹的滋养。"
崔蓝收回手,若有所思:"蓝莲说过,种子会长成全新的存在。"她摸了摸眉心印记,"或许这就是它的特质——不掠夺,只给予。"
吴道从怀中取出那面照幽镜:"还记得他最后的话吗?'看看镜中的自己'。"
铜镜在晨光中泛着古朴的光泽。崔蓝深吸一口气,缓缓将镜面对准自己。镜中倒映出她熟悉又陌生的面容——眉心的莲花印记清晰可见,而在印记深处,隐约有一个模糊的身影。
那是一个穿着靛蓝神衣的女子,背影挺拔如青松,正站在风雪中回望。虽然看不清面容,但崔蓝知道,那是林夏。
"她真的还在..."崔蓝的声音微微发颤。
吴道轻轻按住她的肩膀:"不是完整的真灵,而是一段记忆,一份传承。"他指向镜中林夏虚影的双手,"看,她在结印。"
确实,镜中的林夏虚影双手正在变化着复杂的手印,动作缓慢而清晰,仿佛刻意要让崔蓝记住。更奇妙的是,随着虚影的演示,崔蓝眉心的莲花印记同步闪烁着微光,某种古老而陌生的知识正通过这种联系流入她的意识。
"这是...莲心诀?"崔蓝喃喃道,不由自主地跟着虚影的动作开始结印。当她完成最后一个手势时,房间内的空气突然泛起涟漪,一朵由纯粹能量构成的靛蓝色莲花在她掌心绽放,花瓣上流转着金色纹路,与种子的纹路一模一样!
莲花缓缓旋转,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在这光芒照耀下,吴道惊讶地发现,自己识海中因祖藤一战而受损的"真武镇岳印"竟然开始自我修复,细微的裂痕逐渐弥合!
"不可思议..."他轻声道,"这力量竟能修复神魂损伤。"
崔蓝同样震惊,但更多的是欣喜。她小心地维持着莲花的形态,直到感觉有些吃力才让它自然消散。
"每次结印只能维持片刻。"她擦了擦额角的细汗,"但确实有效...林夏留给我的,是一套完整的修炼法门。"
吴道若有所思:"看来蓝莲的出现不是偶然。从了尘大师的藤杖,到秦淮河上的冰棺,再到这枚种子...这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传承。"
崔蓝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蓝莲提到归墟与阳世的通道封闭,但仍有寒毒散逸...那些感染者..."
"这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吴道从行囊中取出一叠信笺,"今早收到的飞鸽传书,陈石头从延吉发来的。最近一个月,北地又出现了几起寒毒发作的病例,症状与当初的秽瘟相似,但轻微许多。"
崔蓝快速浏览信件,眉头渐渐紧锁:"又是从长白山开始扩散...难道祖藤还有残存?"
"或者有别的什么东西在作祟。"吴道沉声道,"我怀疑这与归墟之主警告过的'某个存在'有关。"
窗外,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小贩的吆喝声、马蹄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成市井的晨曲。崔蓝望着这安宁的景象,突然下定决心:"我们得回长白山一趟。"
吴道并不意外:"我也正有此意。不过在此之前..."他指了指崔蓝眉心的印记,"你需要完全掌握这份新力量。从陈石头的信来看,目前的寒毒还不至于大规模爆发,我们还有时间准备。"
崔蓝摸了摸眉心,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潜能:"莲心诀共有九重,我现在勉强算是入门。若能练至第三重,应该就能应对一般的寒毒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长白山下的玄学五门请大家收藏:(m.20xs.org)长白山下的玄学五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