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寒夜味火
暮色降临时,穿羽绒服的姑娘将自己的炭火盆推到假知青面前,铜锅里的红豆汤正冒着热气。“我妈说,真正的乡愁不是苦,是暖。”假知青捏着汤匙的手突然颤抖,汤里的红豆竟浮起来,拼成“原谅”二字。他往石案上摆了道真·忆苦餐,是偷偷学的老家味道:糯米糍粑裹着黄豆粉,甜香里飘着股桂花香——原来他的祖籍是苏州,与当年南北货行的“苏州荣记”同宗。
林晚星用缠藤刀在味脉树干上刻下“归巢”二字,刀痕渗出的树汁突然漫过积雪,所过之处,每个摊位前都燃起炭火:卖卤煮的锅里煮着各地香肠,烤红薯的铁桶里埋着南方的糯米,连故宫角楼旁的咖啡店,都开始卖“乡愁拿铁”——用二十种方言录音当拉花模板,图案是每个游子的故乡剪影。
穿中山装的老人把那本《煤市街味志》浸在雪水里,书页散开后变成十二盏灯笼,分别写着十二个省份的名字,在胡同里连成串,像条回家的路。秦风新烧的陶碗上,终于烧出完整的“归乡图”,碗沿的青藤缠着车票与红绸,像串永不褪色的牵挂。
林晚星收起缠藤刀时,刀身映出的长卷里,无数双手正在传递同一碗热汤:黄土高原的老乡递给知青,站台的乘务员传给旅客,胡同的摊主分给归人……石案上的“人间味谱”旁,新长出行冰纹字:“摊是驿站,味是船票”。远处传来收摊的梆子声,这次混着火车鸣笛与鞭炮声,从煤市街的冬夜传到每个游子的梦里,像句温柔的召唤。
夜风带着火锅与豆浆的混合香气掠过街巷,味脉树的枝桠上,积雪正慢慢融化,露出点点绿芽。林晚星往树下埋了把混合着各地泥土的种子,转身时看见假知青正帮姑娘添炭火,老者的窝头与姑娘的火锅并排摆在案上,蒸汽缠绕着升向夜空,在雪地里投下两个依偎的影子——原来所谓守护,从来不是纠结来路,是让每个漂泊的味道,都能在烟火里找到家。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