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店门的风铃“叮铃”响了,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女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请问,这里是晚星酪铺吗?我是市第一医院的营养师张敏,听说你们这儿有能调理脾胃的传统酪品,想过来看看。”
林晚星愣了一下,刚要开口,系统光屏突然弹出【人物匹配·意外之喜】:【张敏,市第一医院临床营养师,主攻“传统食疗与现代营养学结合”,其祖父正是1927年柳老夫人送走的铺中伙计张福贵——张福贵当年受柳老夫人所托,在医院旁开了家小食铺,专门给穷苦病人送些易消化的吃食】。
“张医生,您的祖父是不是叫张福贵?”林晚星的问题让张敏愣住了:“您怎么知道?我祖父生前总说,他年轻时遇到过一位‘柳老夫人’,是他的恩人,还教他做过一些简单的食疗方子。”
沈玉容激动地拉住张敏的手:“福贵当年是铺里最机灵的伙计,太奶奶说他心善,适合给病人做吃食,所以特意把他送到了医院旁……没想到,他的后人居然成了营养师!”张敏看着桌上的“救命酪”,又看了看老灶台,眼眶红了:“祖父临终前还说,‘柳氏的酪,是暖人的酪’,让我们后代一定要记得‘以食助人’的本分。”
剧情再次反转,所有人都没想到,柳老夫人当年的善举,竟然在百年后以这样的方式延续——柳氏的酪道,不仅通过沈玉容和李明远的后人传承了下来,还通过当年的伙计,在现代医疗领域扎下了根。
张敏舀起一勺“救命酪”,仔细品尝后,点点头:“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焦麦粉富含膳食纤维,能保护胃黏膜;黄芪能提高免疫力;生姜和红糖能暖胃——这个方子很科学,要是能结合现代工艺,改良一下口感,说不定能给医院里脾胃虚弱的病人做辅助食疗品。”
林晚星眼睛一亮:“张医生,您愿意和我们一起改良‘救命酪’吗?我们可以保留传统配方的核心,用现代技术优化口感和保质期,让它既能帮助病人,又不违背太奶奶‘救急不牟利’的初衷——我们可以和医院合作,只收成本价,甚至给特别困难的病人免费提供。”
张敏用力点头:“这正是我祖父希望看到的!传统食疗不能只藏在谱子里,要走进生活,真正帮到需要的人。”
五、老灶映初心,酪道薪火永相传
暮色降临,西市街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窗户,照在老灶台上,也照在满屋子的人脸上。柳小酪蹲在张敏身边,仰着小脸问:“张阿姨,这个‘救命酪’能给医院的小朋友吃吗?我想让他们也尝尝暖暖的味道。”张敏笑着摸摸他的头:“当然可以,等我们改良好了,第一个让你送给小朋友们吃。”
沈玉容把完整的“应急谱”和柳老夫人的信放在一个木盒子里,递给林晚星:“晚星,这个盒子就交给你了。太奶奶当年说,‘酪道的根在人心’,现在我信了——你不仅找回了配方,还守住了本分,更把柳氏的酪道延伸到了医院,这是太奶奶都没想到的事。”
林晚星接过木盒子,郑重地放在老灶台的暗格里:“这个盒子就藏在这里,和太奶奶当年一样,让它守着老灶,守着柳氏的初心。”苏砚往灶膛里添了把新柴,火焰“噼啪”作响,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有释然,有欣慰,更有对未来的期待。
白承宇在笔记本上写下:“柳氏酪道的传承,不是配方的复制,而是精神的延续。从柳老夫人的‘烧谱拒敌’,到沈玉容的‘守谱待归’,再到林晚星的‘传谱助人’,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以酪暖人、坚守本分’的初心。”
林晚星翻开“柳氏酪道初记”,在“春生酪”的旁边,写下了“救命酪”的配方,旁边加了一行小字:“2024年春,残谱合一,故人重逢,柳氏的酪道,是救急的方,是暖人的味,更是刻在骨子里的本分——守得住初心,才能传得下薪火。”
老槐树的枝桠上,雏鸟已经能飞出鸟巢了,它们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为柳氏酪道的新生欢呼。满街的酪香里,混着焦麦的暖香和黄芪的微甘,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善意,飘得很远很远——这香味,不仅暖了西市街的清晨和黄昏,更暖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心,像柳老夫人当年希望的那样,永远温暖,永远纯粹。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