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熏炉积灰,腊香渐消
村头薯粿的清甜刚漫过晒谷场的竹篱笆,巷尾老祠堂旁的周阿叔腊味摊,却没了往日浸着松木香的咸香。林晚星帮陈阿妹送完镇上早餐店的薯粿粥食材,腕间“酪”字印记忽然飘起股腊肉混着花椒的醇厚香气,顺着祠堂的青砖墙往巷尾钻——就见周阿叔坐在青石板凳上,手里攥着块磨得发亮的铁钩(挂腊味用),面前那尊黑铁老熏炉结着层黑褐色烟垢,炉边摆着的陶瓮蒙着层薄尘,瓮口盖着的粗布沾着干硬的盐粒,连靠在熏炉旁的竹筛(晾腊味用),都落了层细灰。
“晚星丫头,来尝块刚熏好的腊肉?”阿叔的声音像熏透的腊味,醇厚却没力气。他穿着件藏青对襟褂子,腰间系着块深灰粗布围裙(防油烟沾身),口袋里揣着一小包磨碎的花椒(腌肉用),是前几日刚舂的;那尊黑铁熏炉是他父亲传下来的,用了四十年,炉壁浸着松烟的焦香,熏制时能让腊味肉质紧实,此刻却冷得发僵,连铁钩的钩尖,都凝着层暗红色的油痂。
林晚星记得,去年冬至时,阿叔掀开熏炉的铁盖,松木的熏香混着肉香扑面而来,铁钩一挑就勾起块油亮腊肉,咬一口咸香紧实,尾端还留着松烟的淡苦。周阿叔的腊味是老平州的老法子,用新鲜猪肉腌渍慢熏,按品类分花样——春天熏腊肉,夏天晾腊鱼,秋天挂腊鸡,冬天灌腊肠;腊味不添防腐剂,全靠盐和松烟防腐增香,现腌现熏现晾最是入味。以前巷尾的村民、赶年集的商贩、办宴席的主妇,每天晌午都围着摊,阿叔添松枝的“噼啪”声,能飘到街对面的薯粿摊。
可十天前,巷尾新开了家“速食腊味店”,卖真空包装的腊肉、腊肠,还搞“买两斤送卤料包”的活动。从那以后,阿叔的腊味摊就冷了,每天熏的半炉腊味,大半挂在竹筛上没人要,连常来买腊肉的村宴席主厨刘师傅都改去买速食腊味:“阿叔,不是你熏的腊味不好吃,是人家那腊味拆袋就能炒,我后厨忙得脚不沾地,哪等得及你慢慢腌肉、慢慢熏啊。”
“这腊味得慢熏,急不得——盐少了腌不透,火大了熏焦糊,晾快了易发霉。”阿叔摩挲着黑铁熏炉的边缘,指腹蹭过上面深浅不一的烟痕(多年熏制磨的),“这熏炉是我爹传我的,那时候他选猪肉我腌渍,刚熏好的腊味能香透半条巷。现在他走了,熏炉冷了,连腊香都留不住了……”
正说着,速食腊味店的老板钱磊提着个塑料袋路过,瞥了眼阿叔的熏炉,轻笑道:“周阿叔,你这破熏炉也该收起来了!现在谁还吃你这咸得发苦的老腊肉?我给你一百六十文,把熏炉收了当老物件,你也早点歇着,别在这守着冷陶瓮了!”
阿叔把铁钩抱在怀里,脊背挺得笔直:“我不卖!这熏炉熏的是巷尾人的暖腊香,就算没人要,我也要熏下去!”
林晚星腕间的印记忽然亮了,系统光屏随之浮现:
【柳氏食道传承系统·巷尾腊味摊焕新模式已激活】
【当前状态:协助周阿叔盘活手工腊味摊,拓展腊味品类,适配现代客群,完成“阿叔守熏炉”任务,验证柳氏食道对“父子传承手艺”场景的适配性】
【关键线索:巷尾客群涵盖村民、餐馆主厨、年货采购者,偏爱“咸香适中、便携耐存、即食可炒”的腊味,既需要“经典熏腊肉”,也想尝试“即食腊味片、腊味小零嘴、腊味礼盒”;阿叔做腊味手艺扎实,但只有现熏现卖形式,品类单一,口感偏咸;巷尾附近有养猪户、干货铺、山林,新鲜猪肉、花椒、八角、松木枝等原料易获取;阿叔擅长腌肉、熏制,只是不懂创新调味和包装】
【隐藏危机:钱磊为了逼走阿叔,暗中在他的腌肉盐里掺了粗盐粒(导致腊味咸苦、难入口),还跟村民说“阿叔的腊味是用病死猪肉熏的,吃了闹肚子”;更过分的是,他趁阿叔去砍松枝时,偷偷往熏炉里塞湿树枝(让腊味熏出霉味),导致好几挂腊味只能扔掉】
二、熏炉复燃,阿叔重拾铁钩
林晚星指尖蹭过熏炉上的黑灰,放在鼻尖闻了闻——还能闻到淡淡的松烟醇香,和以前一样。她蹲下来扶住阿叔的胳膊:“阿叔,你熏的腊味还是那么香,没人来不是因为不好吃,是因为太咸、不好带、吃法单一。咱们多做几种腊味制品,把腊味调得咸淡适中,做成即食片和便携包装,再搭着米饭、蔬菜做预制套餐,肯定能让村民回来!”
阿叔叹了口气:“可我只会熏整块腊肉,也不知道怎么调淡味……”林晚星从包里拿出手机(存了腊味创意图),翻给阿叔看:“阿叔,我教你做几款简单的!咱们按需求做四款腊味品,要是九天后能卖光,你就继续守着熏炉;要是卖不完,我帮你找销路!”
阿叔眼里泛起光,攥着铁钩的手紧了紧:“晚星丫头,我听你的!”当天晌午,林晚星陪着阿叔去养猪户家选新鲜五花肉(肥瘦相间,无筋膜)、去干货铺买细盐(磨成粉)、花椒(炒香)、八角(碾碎)、去山林砍干燥松木枝(熏制用),回来后两人围着熏炉忙起来,阿叔腌肉熏制,林晚星帮忙调盐味、切片塑形、包装,黑铁熏炉终于又燃起松烟,油亮的腊味从炉里取出,醇厚的腊香慢慢飘满了巷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