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枣片放入温水中泡软5分钟(泡至枣丝变软,避免烘烤时过硬),捞出沥干水分,用剪刀剪成0.3cm宽的细丝,备用;鸡内金粉放入无油平底锅,小火炒1分钟(炒至粉末微发黄,闻到焦香即可关火,去除腥味,避免糕体有苦味),放凉备用。
- 分离蛋黄与蛋白:将3个鸡蛋的蛋黄和蛋白分别打入两个无油无水的大碗中;蛋白碗中滴入5ml柠檬汁,用电动打蛋器低速打发至出现鱼眼泡,加入10g白砂糖的一半,转中速打发至泡沫细腻,再加入剩余白砂糖,高速打发至硬性发泡(提起打蛋器能拉出直立的小尖角,不弯曲,蛋白霜稳定不塌陷)。
2. 调制小米面糊:
- 小米粉、玉米淀粉、小苏打、20g白砂糖和放凉的鸡内金粉一起放入大碗中,用木勺轻轻翻拌均匀(避免粉末结块,确保每种原料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类。
- 在混合粉类中加入搅匀的蛋黄液和纯牛奶,用硅胶刮刀以“Z”字形翻拌(不要画圈搅拌,避免面糊起筋,导致糕体变硬),直至无干粉颗粒,制成浓稠的小米面糊。
- 将过滤好的山药泥倒入小米面糊中,继续用硅胶刮刀翻拌均匀(确保山药泥与面糊完全融合,面糊呈细腻的糊状,提起刮刀能缓慢滴落,不结块);最后加入红枣丝,轻轻翻拌2-3次(红枣丝分布均匀即可,避免过度翻拌导致红枣丝断裂)。
3. 混合蛋白霜与定型:
- 取三分之一的蛋白霜放入小米面糊中,用硅胶刮刀从底部向上翻拌(像炒菜一样翻拌,避免消泡,确保蛋白霜与面糊融合);混合均匀后,将剩余的蛋白霜全部倒入面糊中,继续以同样的手法翻拌,直至面糊呈轻盈的淡黄色,无明显蛋白霜颗粒(此时面糊应细腻有光泽,消泡过多会导致糕体塌陷)。
- 蛋糕模具内壁刷一层融化的黄油(薄薄一层即可,确保模具每个角落都刷到),底部铺一张油纸(油纸大小与模具底部一致,方便脱模);将调好的面糊缓缓倒入模具中,用硅胶刮刀轻轻刮平表面(避免面糊中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牙签扎破)。
- 在面糊表面均匀撒上熟白芝麻(轻轻按压一下,使芝麻粘在面糊上,避免蒸制时脱落);将模具放入提前烧开的蒸锅中,盖上锅盖,中火蒸30分钟(蒸制过程中不要开盖,避免温度下降导致糕体塌陷)。
4. 脱模与冷却:
- 蒸制时间结束后,用牙签插入糕体中心(拔出后牙签上无湿面糊,说明糕已熟透;若有湿面糊,需再蒸5分钟);确认熟透后,关火焖5分钟(避免温差过大,糕体回缩)。
- 取出模具,放在冷却架上晾凉至室温(完全冷却后再脱模,避免糕体过软导致变形);脱模时,用小刀沿着模具内壁轻轻划一圈,然后将模具倒扣在盘子上,取下模具和油纸,此时小米糕应完整脱模,表面光滑,无破损。
5. 切块与包装:
- 用菜刀将冷却后的小米糕切成8等份(切前在刀身抹一层薄油,避免粘刀;每切一刀擦干净刀面,确保切面平整),每块糕约60g,大小适中,方便手持食用。
- 若短期食用(5天内),将切好的小米糕放入陶瓮中,每层之间垫一张油纸(避免粘连,保持糕体松软),陶瓮盖盖严,放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防止糕体变硬)。
- 若长期保存(12天内),将小米糕放入密封保鲜盒,每层垫油纸,放入冰箱冷藏;食用前取出,放入微波炉加热1分钟(或蒸锅蒸3分钟),加热后糕体更软糯,香气更浓,口感更佳。
6. 成品特点:
- 小米糕呈淡黄色,表面撒着金黄的白芝麻,切面能看见暗红色的红枣丝,质地绵密松软,用手轻轻按压能缓慢回弹,不粘手、不掉渣。入口先是白芝麻的香,接着是小米的醇香,山药的清甜在舌尖散开,鸡内金的淡香几乎察觉不到,只有温和的暖意从胃里升起,甜度很低,完全不腻口。清玄道长拿起一块,慢慢嚼着:“这糕好!不刺激脾胃,晨点配着野茶吃,胃里舒服得很,比斋饼软和多了。”阿砚咬了一口,眼睛亮晶晶的:“晚星姐姐,这糕里有红枣!甜丝丝的,我明天还想来帮忙做!”村里的张奶奶拄着拐杖来串门,尝了一块后,拉着晚星的手说:“丫头,这糕软和,我牙口不好也能吃,下次做了,我用自家腌的咸菜换,行不?”这便定名为“清玄鸡内金山药小米糕”。
三、野茶换暖糕,晨香绕山坞
清玄道长捧着刚切好的小米糕,指尖沾着点白芝麻,“晚星姑娘,这糕我换二十块!观里师兄弟每人两块,剩下的给后山的老道长们送些,他们牙口不好,正适合吃这个。”他从竹篓里拿出两罐野茶,打开一罐,一股清新的草木香飘了出来:“这野茶是今年春上采的,用山泉水泡着,最是解腻,你们做点心时累了,泡一杯提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