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子处理:将剥壳的栗子放入蒸锅,大火蒸20分钟(蒸至用筷子能轻松戳透,栗肉变软);取出后放入大碗,用木勺压成泥,加入30g白砂糖和10ml纯牛奶,搅拌均匀(确保糖完全融化,栗泥细腻无颗粒),放凉备用;若栗泥中有颗粒,可用细纱布过滤一遍,使口感更绵密。
- 红豆处理:泡发好的红豆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没过红豆2cm),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煮至红豆软烂,用手一捏就成泥);捞出红豆放入细纱布中,挤出豆皮(去除豆皮后,红豆沙更细腻),将过滤后的红豆沙放回锅中,加入30g白砂糖和10ml纯牛奶,小火翻炒5分钟(炒至红豆沙浓稠,能成团不粘手),放凉备用。
- 桂花处理:将15g干桂花放入温水中浸泡5分钟(泡至桂花变软,香气释放),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红豆沙中,搅拌均匀(确保桂花分布均匀,避免结块);剩余5g干桂花放入无油平底锅,小火炒1分钟(炒至桂花香气更浓郁,避免直接使用生桂花导致涩味),放凉备用。
2. 调制糯米面糊:
- 糯米粉、玉米淀粉、20g白砂糖一起放入大碗中,用木勺轻轻翻拌均匀(避免粉末结块,确保每种原料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类。
- 在混合粉类中加入剩余的60ml纯牛奶和20g蜂蜜,用硅胶刮刀以“Z”字形翻拌(不要画圈搅拌,避免面糊起筋,导致糕体变硬),直至无干粉颗粒,制成浓稠的糯米面糊(面糊提起刮刀能缓慢滴落,不结块)。
- 取少量糯米面糊放入微波炉,高火加热30秒(制成熟面糊,增加面糊的黏性,使糕体更紧实),放凉后倒入剩余的糯米面糊中,继续用硅胶刮刀翻拌均匀(确保熟面糊与生面糊完全融合,面糊呈细腻的糊状)。
3. 铺制糕体与定型:
- 蛋糕模具内壁刷一层融化的黄油(薄薄一层即可,确保模具每个角落都刷到),底部铺一张油纸(油纸大小与模具底部一致,方便脱模);将一半糯米面糊倒入模具中,用硅胶刮刀轻轻刮平表面(避免面糊中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牙签扎破)。
- 将放凉的红豆沙均匀铺在糯米面糊上(红豆沙厚度约1cm,确保每处都铺均匀,边缘留出1cm空白,避免脱模时红豆沙溢出);再将栗泥均匀铺在红豆沙上(栗泥厚度约0.8cm,同样铺均匀,与红豆沙贴合)。
- 将剩余的糯米面糊倒入模具中,覆盖住栗泥,用硅胶刮刀轻轻刮平表面(确保面糊完全覆盖栗泥,表面平整);在面糊表面均匀撒上炒好的干桂花和熟白芝麻(轻轻按压一下,使桂花和芝麻粘在面糊上,避免蒸制时脱落)。
4. 蒸制与脱模:
- 蒸锅提前加水烧开,将模具放入蒸锅中层,盖上锅盖,中火蒸35分钟(蒸制过程中不要开盖,避免温度下降导致糕体塌陷);蒸制15分钟时,可在模具表面盖一层保鲜膜(防止蒸锅水汽滴落在糕体表面,导致糕体变软)。
- 蒸制时间结束后,用牙签插入糕体中心(拔出后牙签上无湿面糊,说明糕已熟透;若有湿面糊,需再蒸5分钟);确认熟透后,关火焖5分钟(避免温差过大,糕体回缩)。
- 取出模具,放在冷却架上晾凉至室温(完全冷却后再脱模,避免糕体过软导致变形);脱模时,用小刀沿着模具内壁轻轻划一圈,然后将模具倒扣在盘子上,取下模具和油纸,此时桂花栗子红豆糕应完整脱模,表面光滑,无破损。
5. 切块与包装:
- 用菜刀将冷却后的红豆糕切成16等份(切前在刀身抹一层薄油,避免粘刀;每切一刀擦干净刀面,确保切面平整),每块糕约40g,大小适中,方便手持食用。
- 若短期食用(7天内),将切好的红豆糕放入竹篮中,每层之间垫一张油纸(避免粘连,保持糕体软糯),竹篮盖盖严,放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防止糕体变硬)。
- 若长期保存(15天内),将红豆糕放入密封保鲜盒,每层垫油纸,放入冰箱冷藏;食用前取出,无需加热,直接食用即可,冷藏后糕体更紧实,甜香更浓郁,口感更佳。
6. 成品特点:
- 红豆糕呈方形,表面撒着金黄的桂花和雪白的白芝麻,切面能看见三层分明的结构:底层是雪白的糯米层,中间是暗红的红豆沙层,上层是淡黄的栗泥层,层次清晰,颜值颇高。入口先是桂花的浓香,接着是糯米的软糯,红豆沙的绵密与栗泥的清甜在舌尖散开,甜而不齁、香而不腻,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淡淡的桂花香,完全不粘牙。林画匠拿起一块,慢慢嚼着:“这糕好!甜香不腻,我家小孙女肯定爱吃,比镇上买的桂花糕香多了。”阿砚咬了一口,眼睛亮晶晶的:“晚星姐姐,这糕里有栗子!还有桂花!太好吃了,我要画下来送给小师妹!”村里的李奶奶拄着拐杖来串门,尝了一块后,拉着晚星的手说:“丫头,这糕香甜,我家孙子最爱吃甜的,下次做了,我用自家种的红薯换,行不?”这便定名为“林氏桂花栗子红豆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