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汁调制:锅中加50ml清水,放入剩余的70g白砂糖和20g麦芽糖,小火加热,用刮刀不断搅拌(避免糊底),煮至白砂糖完全融化,糖汁变得微微黏稠(约3分钟),关火放凉备用(糖汁放凉后更易与糯米粉融合,避免烫熟面粉)。
2. 调制年糕面团:
- 大碗中筛好的糯米粉,加入放凉的糖汁,用刮刀沿一个方向搅拌(从底部往上翻拌,避免画圈搅拌产生过多气泡),边搅拌边缓慢加入剩余的250ml清水(根据糯米粉吸水性调整,不要一次加完)。
- 搅拌至糯米粉呈“絮状”,用手揉成面团(揉至“三光”:盆光、手光、面团光,面团不粘手、有弹性,若粘手可加少量熟糯米粉,若过硬可加少许温水)。
- 将揉搓好的桂花放入面团中,轻轻揉匀(确保桂花均匀分布在面团中,不要过度揉搓,避免面团起筋,影响软糯口感)。
3. 醒面与塑形:
- 用保鲜膜将面团包裹好,放在温暖处(厨房灶台旁,温度约20℃,冬季可在面团旁放个热水袋,保持温度)醒发20分钟(让糯米粉充分吸收水分,面团更软糯,蒸出来不易开裂)。
- 蒸笼内壁均匀刷一层薄油(或铺一张湿纱布,纱布四角留余量,避免蒸好后粘连);将醒发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撒有熟糯米粉的案板上,用手掌按压成厚度约2cm的圆形饼状(大小与蒸笼匹配,边缘略薄,避免蒸时中间夹生)。
- 将剩余的20g新鲜桂花均匀撒在面团表面,用手轻轻按压(防止蒸的时候脱落)。
4. 蒸制与冷却:
- 蒸锅里加足量冷水,放入蒸笼,中火加热(先中火让温度缓慢上升,避免面团突然遇高温开裂),水开后转大火蒸25分钟(从水开计时,蒸的时间根据年糕厚度调整,厚度每增加1cm,蒸制时间加5分钟)。
- 蒸好后不要立即开盖,关火焖5分钟(“虚蒸”环节必不可少,防止温度骤降导致年糕回缩、开裂),再缓慢揭开锅盖。
- 用牙签插入年糕中心,拔出后无湿粉粘连,说明已经蒸熟;取出蒸笼,放在通风处冷却至不烫手(约30分钟,冷却后再切,避免变形)。
5. 切块与食用建议:
- 冷却后的桂花糖年糕,用刀切成5cm×5cm的正方形小块(切前在刀身抹点熟糯米粉,避免粘刀,每切一刀擦一次刀面,确保切面平整)。
- 热吃:蒸好后直接吃,口感软糯香甜,桂花的香气在口中散开,带着淡淡的米香,配一杯热姜茶,暖乎乎的,特别适合冬天。
- 煎着吃:平底锅放少量油,中小火加热,放入切好的年糕块,煎至两面金黄(约2分钟/面),煎好后外皮微脆,内里更软糯,撒上点白砂糖,口感更丰富。
- 特殊处理:若蒸好的年糕发黏,可放在通风处再冷却10分钟,或撒少量熟糯米粉;若口感过硬,说明水分不足,下次可适当增加清水用量5-10ml。
6. 成品特点:
- 年糕呈乳白色,表面点缀着金黄的桂花,质地软糯有弹性,用手轻轻拉扯,能微微变形却不破裂。入口先是白砂糖的清甜,接着是浓郁的桂花香气,糯米的米香在口中散开,完全不粘牙、不发僵,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淡淡的桂花香,暖融融的。桂嫂拿起一块刚蒸好的年糕,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个味!软糯香甜,满是桂花的香,跟我刚开摊时蒸的一模一样!”
三、桂香漫巷客盈门,反转认错补过错
晚星帮桂嫂把刚蒸好的桂花糖年糕端到摊前,刚掀开蒸笼布,热气裹着浓郁的桂香就飘了出去,很快引来了买菜回来的张婶。张婶凑过来闻了闻,笑着说:“桂嫂,今天这年糕怎么这么香?前几天买的那批,又硬又没味,今天这桂香,隔着老远就闻到了!”
晚星递上一块年糕:“张婶,您尝尝,用的是新磨糯米粉和新鲜桂花蒸的,刚出锅,热乎着呢。”张婶接过咬了一口,软糯的口感在嘴里化开,连连点头:“好!好!这才是正经桂花糖年糕的味儿!软糯香甜,满是桂花香,给我称三块,带回家给老伴和孙子也尝尝。”
消息传得快,没一会儿,摊前就排起了小长队。送孙子上学的李奶奶买了四块,说孙子就爱吃这口甜年糕;开茶馆的王老板也来了,笑着说:“桂嫂,前几天我拿你的年糕给客人当茶点,客人都说不好吃,今天这年糕,我得买十块回去,给客人当特色茶点。”
桂嫂忙着称重、找钱,脸上的愁云全散了,手脚麻利起来,缠着布条的手腕灵活地翻找着零钱,嘴里不停说着:“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今天的年糕管够,都趁热吃!”晚星在一旁帮着递年糕,谢景渊则帮着看火,时不时添一把干柴,确保蒸笼里的热气足。
正忙得热火朝天,巷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梁老板拎着个布袋子走了过来。他穿着件黑色的棉袄,肚子圆滚滚的,脸上带着几分愧疚,手里攥着布袋子,走到摊前犹豫了半天,才低声说:“桂嫂……我来跟你赔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