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麻处理:熟白芝麻倒入碗中,用擀面杖轻轻碾压,压至颗粒半碎(保留部分颗粒感,增香更有层次,碾压后更易粘在麻糍表面,不易脱落),备用。
- 红糖浆熬制:锅中倒入甘蔗红糖和80ml清水,开小火加热,用硅胶刮刀不断搅拌(沿锅底顺时针搅拌,避免红糖粘底糊锅),熬至红糖完全融化,汤汁变得黏稠(用刮刀挑起,糖浆能缓慢滴落,约5分钟);关火后用细筛网过滤一遍(去除红糖中的杂质和未融化的结块,确保糖浆细腻流心),倒入小碗中,放凉至微温(避免过烫,包馅时烫伤手)。
2. 蒸制糯米:
- 蒸笼内壁均匀刷一层薄食用油(或铺一张湿纱布,纱布四角固定,防止蒸好的糯米粘连),将沥干的糯米均匀铺在蒸笼内(厚度约2cm,不要压实,让蒸汽充分流通),用筷子在糯米上扎几个小孔(便于蒸汽穿透,避免中间夹生)。
- 蒸锅中加足量冷水,放入蒸笼,中火加热,水开后转大火蒸35分钟(从水开计时,蒸至糯米用手一捻就碎、无硬芯,若糯米铺得厚,可延长蒸制时间5-10分钟);蒸好后关火,焖5分钟(让糯米充分吸收蒸汽,口感更软糯,避免开盖后温度骤降导致糯米发硬)。
3. 石臼捶打糯米(关键步骤,决定麻糍软糯度):
- 青石臼和木质杵子提前用清水洗净,晾干水分(避免糯米粘连在石面上);案板上撒一层熟糯米粉(防粘,后续揉团用)。
- 将蒸好的糯米分2次倒入青石臼中(一次倒太多,捶打时不易受力均匀,难以出筋),先用杵子轻轻按压糯米(让糯米散开,避免结块),再举起杵子,垂直向下捶打(捶打时用腰腹发力,而非手臂,省力且捶打更均匀,力度以“能将糯米捶扁、粘连在一起”为宜,不要过于用力,避免糯米溅出)。
- 捶打过程中,若糯米粘连在杵子上,用湿抹布轻轻擦拭杵子(抹布拧至半干,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糯米过稀);每捶打10下,用杵子将石臼中的糯米向中间聚拢一次(确保所有糯米都能被捶打到),持续捶打15分钟(捶至糯米完全融合,形成光滑有弹性的米团,用手拉扯能出现细丝,无明显颗粒感即可,过度捶打会导致米团发硬,影响口感)。
4. 揉团塑形(全程快速操作,避免糯米冷却发硬):
- 戴一次性手套(手套表面抹少量食用油,防粘),将捶好的米团从石臼中取出,放在撒有熟糯米粉的案板上,用手掌快速揉搓(揉搓时力度轻柔,将米团揉至光滑细腻,无气泡,约2分钟);若米团粘手,可少量补撒熟糯米粉。
- 将揉好的米团分成30g/个的小剂子(用手捏出剂子,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按压成直径5cm、厚度1cm的圆饼状,边缘略薄,方便包馅);取一个圆饼,用拇指在中间按压出一个小凹槽(凹槽深度约0.5cm,避免包馅时糖浆溢出)。
- 用小勺舀15g微温的红糖浆,放入凹槽中(糖浆不要放太多,避免包合时溢出,若糖浆过稠,可加2ml温水搅拌稀释),将圆饼边缘向上收拢,用手指捏紧封口(封口处轻揉光滑,确保无裂缝,防止蒸制时糖浆漏出),再搓成圆形麻糍团。
- 将搓好的麻糍团放在熟白芝麻碗中,轻轻滚动(让麻糍团表面均匀沾满半碎白芝麻,用手轻轻按压一下,确保芝麻粘连牢固)。
5. 二次蒸制(锁味增糯):
- 蒸笼内重新铺一层湿纱布,将裹好芝麻的麻糍团均匀摆放在上面(每个麻糍团之间间隔3cm,避免蒸时粘连),中火蒸3分钟(从水开计时,二次蒸制让麻糍团更软糯,红糖浆充分融化,形成流心状态,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麻糍会变形)。
6. 食用与补救技巧:
- 趁热食用:刚蒸好的麻糍团软糯Q弹,咬一口能拉出细丝,流心红糖在口中化开,混着芝麻的焦香,甜而不腻,配一杯热豆浆或清茶,解腻又暖身。
- 凉后处理:若麻糍团放凉变硬,可放入平底锅,小火加热1分钟(无需放油),翻面再加热30秒,至表面变软即可;若红糖浆凝固,可将麻糍团放入微波炉,中高火加热20秒,糖浆会恢复流心状态。
- 常见问题:若捶打后的米团开裂,是糯米浸泡时间不足或捶打力度不均,下次可延长浸泡时间1小时,捶打时多聚拢几次;若麻糍团粘手严重,是熟糯米粉用量不足或手套未抹油,可补撒熟糯米粉,手套再抹少量油。
7. 成品特点:
- 麻糍团呈圆球状,表面覆盖着金黄的半碎白芝麻,质地柔软有弹性,用手轻轻按压能快速回弹。入口先是芝麻的焦香,接着是糯米的清甜软糯,咬开后温热的红糖浆缓缓流出,甜香浓郁却不齁,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淡淡的米香,完全不粘牙、不发柴。老周拿起一个刚蒸好的麻糍团,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个味!糯劲足,红糖香,跟我年轻时捶的麻糍一模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