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杉木甑1口(直径20cm,深15cm,透气性好,蒸出的发糕带木香,避免用金属甑,易沾底)、蒸笼布1块(纯棉材质,提前浸湿拧干,铺在甑屉上防粘)、大盆2个(分别调面浆、熬红糖用)、木勺1把(搅拌面浆用,木质柔软,避免破坏面筋)、打蛋器1个(搅拌红糖浆用,让红糖充分融化)、小碗1个(激活酵母用)、毛刷1把(刷食用油用,防粘)、菜刀1把(切发糕用,刀刃锋利,切得更整齐)、案板1块(切发糕用)。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决定发糕蓬松度的关键):
- 红糖浆熬制:将古法红糖切成小块(便于融化,若红糖结块,可提前用手捏碎),放入大盆中,加入150ml清水;开小火加热,用打蛋器不断搅拌(沿一个方向搅拌,让红糖均匀融化),煮至红糖完全溶解,表面泛起细密的小泡(约3分钟,避免煮太久,红糖会糊发苦);关火后放置至室温(红糖浆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导致发酵失败),备用。
- 酵母激活:将干酵母放入小碗中,加入50ml温水,搅拌至酵母完全溶解;加入1g白糖(帮助酵母激活,加速发酵),静置5分钟(若表面浮起细密的泡沫,说明酵母活性正常;无泡沫则酵母失效,需更换)。
- 面浆调制:将高筋面粉和泡打粉放入大盆中,用木勺轻轻拌匀(避免泡打粉结块,影响蓬松效果);倒入放凉的红糖浆,边倒边用木勺搅拌(顺时针搅拌,让面粉充分吸收红糖浆,形成无干粉的面浆);加入激活好的酵母水,继续搅拌至面浆呈“流动状”(提起木勺,面浆能缓慢滴落,且盆中无明显结块);最后用保鲜膜覆盖盆口,放在温暖处(温度28-30℃,可放在灶边或阳光下)发酵60分钟(发酵至面浆体积翻倍,表面布满蜂窝状气孔,用手指戳一下,气孔不回缩、不塌陷即可)。
2. 蒸制发糕(火候与时间把控,避免塌陷):
- 准备工作:将杉木甑洗净,甑屉上铺好浸湿的蒸笼布(布的边缘要盖住甑屉,防止面浆溢出);若没有蒸笼布,可在甑屉上刷一层薄食用油(均匀涂抹,避免发糕粘底);将枸杞用清水泡软(约10分钟,泡至枸杞饱满发亮),备用。
- 装浆醒发:将发酵好的面浆轻轻倒入甑中(倒至甑身的2/3处,预留发酵空间,避免蒸时溢出);用木勺将面浆表面抹平(动作要轻,避免破坏面浆中的气泡);撒上熟白芝麻和泡软的枸杞(均匀分布,提升颜值和香气);盖上甑盖,静置15分钟(二次醒发,让面浆中的气泡更充足,发糕更蓬松)。
- 蒸制过程:蒸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1000ml,水量要足,避免蒸制过程中水烧干),大火烧开后,将杉木甑放入蒸锅中(甑底要高于水面,避免水溅入面浆);盖上锅盖,保持大火蒸25分钟(蒸制时间根据发糕厚度调整,厚度增加需延长5-10分钟);蒸制期间不要频繁开盖(避免温度骤降,发糕塌陷)。
- 焖制出锅:关火后,不要立即开盖,让发糕在锅中焖5分钟(利用余温让发糕口感更细腻,避免开盖后因温差过大收缩);焖好后开盖,用筷子插入发糕中心(拔出后无面浆粘连,说明已熟透;若有粘连,需再蒸3-5分钟);将甑取出,放置至不烫手(约10分钟),再用菜刀将发糕切成小块(切成4cm×4cm的方块,便于食用)。
3. 食用与补救技巧:
- 趁热食用:刚蒸好的红糖发糕,色泽暗红发亮,表面撒着白芝麻和红枸杞,看着就香甜。咬一口蓬松柔软,带着红糖的清甜和淡淡的米香,口感湿润不粘牙,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余甜,特别适合清晨吃。
- 冷后处理:若发糕放凉后变硬,可放入蒸锅蒸3分钟,或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1分钟(加热时表面喷少量清水,避免失水更严重);若发糕塌陷,是发酵过度或蒸制时开盖过早,下次可缩短发酵时间10分钟,蒸好后焖足5分钟再开盖。
- 常见问题:若发糕有酸味,是酵母放多或发酵时间过长,下次可减少0.5g酵母,缩短发酵时间15分钟;若发糕内部全是死面,是酵母失效或水温过高,下次需检查酵母活性,激活酵母时水温控制在35℃左右;若发糕粘甑屉,是蒸笼布未浸湿或未刷油,下次可将蒸笼布泡透,或多刷一层薄油。
4. 成品特点:
- 红糖发糕呈暗红色方块状,表面点缀着雪白的芝麻和鲜红的枸杞,切开后内部布满均匀的蜂窝孔,蓬松度十足。入口先是红糖的清甜,接着是面粉的麦香,口感柔软湿润,不齁不腻,带着淡淡的木香,凉吃热吃都有风味。陈姨拿起一块发糕,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个味!蓬松香甜,红糖的味刚好,跟我外婆教我做的一模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