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琉璃的声音还带着点没睡醒的慵懒,但语气却异常清晰,“说阿莱克修斯一世‘引狼入室’请求十字军,这个说法太简单了,而且有点…嗯,甩锅。”
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小野老师也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千雪同学,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她心里有点打鼓,这个平时不是睡觉就是神游的学生,今天怎么突然对历史较真了?难道是因为……奏大先生经常提起她很厉害?
(小野老师脑海里闪过明日见奏大在训练休息时,一脸认真地跟她说过:“小野老师,你别看琉璃同学那样,她懂得可多了!战斗起来超厉害的!”当时她还觉得是奏大先生性格使然,看谁都好。)
琉璃稍微坐直了身子,思路似乎清晰起来,仿佛某个游戏数据库在她脑中打开了:“阿莱克修斯一世在1094年左右,主要是面临安纳托利亚的塞尔柱人和多瑙河下游北岸的库曼人(Pechenegs 或 Cumans)的双重压力,特别是曼齐克特战役后帝国实力大损。他向教皇乌尔班二世求援,最初想要的是一支能听命于他的、可靠的雇佣军,帮他收复小亚细亚的失地,巩固统治。他愿意支付报酬甚至给出一些贸易特权。”
她语速平稳,甚至带着点玩策略游戏分析局势时的冷静:“他压根没想要一支规模如此庞大、不受控制、还带着强烈宗教狂热和自身诉求的‘十字军’。这对东罗马来说,从一开始就是个计划外的、巨大的麻烦。”
小野老师有些惊讶地看着她,这些细节确实超出了高中教科书的范围。
琉璃继续道:“而教皇乌尔班二世那边,响应阿莱克修斯的求援只是契机之一,甚至可能不是主因。他更有自己的算计:一方面想打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主教叙任权问题上的压制,通过发动一场指向东方的圣战来提升教廷的权威和影响力,巩固教皇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确实想借此机会将西欧内部的军事暴力导向外部,缓解封建领主间的私斗,同时……可能也抱着让东方教会屈服于罗马的期望。”
她顿了顿,总结道:“所以,这更像是一场基于各自政治和宗教需求、最终却失控了的合作。东罗马觉得十字军是来帮忙却不断捣乱甚至反客为主的‘野蛮人’,十字军觉得东罗马是‘狡猾吝啬、信仰不纯’的希腊人。互相不信任,矛盾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把责任简单归给阿莱克修斯一世引狼入室,不太公平。”
教室里一片安静。同学们都听得有些发愣,这些分析对他们来说既新奇又复杂。
小野老师深吸一口气,不得不承认琉璃说得很有道理,甚至补充了她备课时的知识盲点。她看着琉璃,眼神里多了几分真正的惊讶和欣赏:“千雪同学,你的分析很深入,视角也很独特。看来你课后确实花了很多时间查阅资料。”
(她心里暗自嘀咕:奏大先生说的居然是真的…)
为了缓解自己被学生“教育”的微妙尴尬,也为了测试一下琉璃的水平到底如何,小野老师决定再问几个问题,这次点名了其他同学。
“田中同学,你来说说,十字军东征一共进行了几次?最后一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被点名的男生慌慌张张地站起来:“好、好像是八次?最后一次……是去打埃及?” “是多次,普遍说法是八次主要东征。最后一次……目标并不明确,甚至有些混乱。”小野老师微微摇头,“请坐。”
“小林同学,十字军在东岸建立了哪些主要国家?” 一个女生站起来,努力回忆:“耶路撒冷王国……还有……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 “还有埃德萨伯国。很好,请坐。”
几个问题下来,同学们的回答大多停留在教科书的基础层面,甚至有些模糊不清。
小野老师将目光再次投向似乎又开始神游的琉璃。她决定问一个跨度更大、更复杂的问题。 “千雪同学,”她声音提高了一些,成功把琉璃的注意力拉回来,“既然你对中世纪欧洲这么了解,那你能不能简要概述一下紧接着十字军东征之后,对欧洲影响深远的宗教改革的主要发展历程?”
这个问题难度不小,涉及到思想、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琉璃眨了眨眼,似乎在心里快速翻动着“游戏百科”或者“历史文档”。她想了想,开口道: “宗教改革啊……通常认为是从马丁·路德1517年在维滕堡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开始公开挑战罗马教廷权威的。直接诱因是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出身美第奇家族的那个)为了修建圣彼得大教堂而大肆贩卖赎罪券的行为。” (她甚至准确说出了教皇的名字和家族,这让小野老师又惊讶了一次。)
“路德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强调信仰本身的重要性,而非通过教会和圣礼。他的主张得到了很多德意志诸侯和民众的支持,因为这也契合了他们反对罗马教廷经济掠夺和政治干涉的需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格丽乔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格丽乔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