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天光斜斜落在那道疤上,竟像镀了一层金边,和你专注的眼神一起,落在我捧着的汤碗里。
面条吃到最后,碗底沉着一颗小小的荷包蛋,蛋白上用酱油点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我抬头时,正撞见你盯着我的碗,喉结轻轻动了动。
“其实……”你顿了顿,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我练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没熟,要么糊成碳。这个……勉强能看。”
我把最后一口汤喝干净,瓷碗碰着牙齿发出轻响。
“比米其林好吃。”
我舔了舔唇角的汤汁,看你眼睛亮起来,像被投进石子的小湖。
你没说“生日快乐”,只是伸手擦掉我嘴角的汤渍,指腹带着一点陶锅的温度:
“以后每年都给你煮,用陶锅练,争取……糊化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后来我才知道,你为了这碗面,提前一周就去请教楼下的张阿姨。
阿姨说,你站在厨房门口记笔记,把“水开后转小火”写成“沸腾状态转为微沸,持续搅拌频率每分钟3次”,连加多少盐都标了克数。
那些被你写在笔记本上的数字,哪里是什么烹饪指南,分明是把“想对我好”这件事,拆成了一步一步的认真,生怕错了分毫。
那天,离开画室时,你非要把那只沾了焦痕的陶锅带回家。
“养锅要循序渐进,”你抱着锅跟在我身后,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就像……就像学怎么对你好,得慢慢来,但肯定能做好。”
晚风掀起你的帆布围裙角,我忽然觉得,比起那些说尽了甜言蜜语的生日,这碗有点糊的长寿面,才是最动人的承诺——
不是说“我会永远对你好”,而是说“我在学,而且会一直学下去”。
原来,有些承诺,从不需要郑重宣告。
就像你从不把“在乎”挂在嘴边,却把我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忧,都拆解成可测量、可记录、可追溯的数据,刻进了日子的肌理里。
就像天文学家观测星空,不是为了证明宇宙的浩瀚,是为了在亿万星辰里,准确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记录它的轨迹。
此刻,你在隔壁书房写论文,键盘敲击声规律得像某种温柔的摩斯密码。
我把备忘录放回原处,封皮上的星光落回眼底。
我忽然想起你昨天说,等忙完这个项目,就带我去云南看菌子。
“那里的野生菌种类占全国的43%,但你对鸡油菌孢子过敏,我查了资料,戴N95口罩可以有效防护”。
亲爱的,你看,连赴一场远方的约定,你都早已为我算好了周全。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书桌上那盆你养的芦荟上,叶片饱满得像储满了月光。
我忽然想,或许爱情最动人的模样,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不是海誓山盟的承诺,而是有人把你的一切,都当作值得研究一生的课题,小心翼翼,虔诚以待。
就像你,把我藏进了你的备忘录,也藏进了你的余生里。
喜欢在爱里刻下年轮请大家收藏:(m.20xs.org)在爱里刻下年轮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