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着墙上的老照片,穿的确良衬衫的青年,正给穿布拉吉的姑娘递冰棍:
“你看,他那时候连自行车钥匙都能插进信箱,可他会记得,我爱吃街角的糖炒栗子,会在冬天把我的手,揣进他棉袄口袋里。”
梅干的酸甜混着面汤的热气漫上来,你忽然把我的手抓过去,往我掌心塞了一颗薄荷糖。
“笨不笨不重要,”你指尖划过我手腕上的红绳——那是你去普陀山时求的,说保平安,“重要的是,有人愿意为你的笨兜底。”
面汤冒着热气,我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汤里晃了晃,像个偷着乐的小傻子。
回家的路要绕经社区公园。
朱漆栏杆上攀着的爬山虎正红得热烈,风一吹,叶尖的红就簌簌往下掉,像撒了一把碎玛瑙。
张大爷正蹲在银杏树下,教孙子放风筝。
竹制的风筝骨架是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蝴蝶,翅尖还沾着去年的金粉,在阳光下闪闪烁烁。
“小远,放线要匀着劲儿,跟喂鸽子似的,急不得。”
张大爷的蓝布褂子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棉毛衫。
那孩子约莫五六岁,攥着线轴的小手胖乎乎的,线一紧就急得直跺脚,风筝在半空打了个趔趄,差点栽进花丛里。
“爷爷!它不听话!”
小孩的奶音裹着风飘过来,惊飞了枝桠上的麻雀。
张大爷直起身,后背的脊椎骨在布褂子上顶出个浅浅的弧度。他接过线轴时,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有些变形,却灵活得很,只轻轻一扯,那只蝴蝶就稳住了身形,慢悠悠地往云里钻。
“你看,”张大爷拍着孙子的后脑勺,声音里带着点得意,“就跟你奶奶纳鞋底似的,线松了漏风,紧了断线,得找那个刚刚好的劲儿。”
他眼角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忽然瞥见我们,扬手招呼:
“小刘,带着女朋友散步呢?”
你正帮我拂去发间沾的银杏叶,闻言笑着应道:
“张大爷带娃呢?这风筝真精神。”
“那是!”张大爷往手心啐了口唾沫,又紧了紧线,“前儿个跟老伙计学的,说这蝴蝶风筝得让翅根轻点,尾巴重点,才能飞得稳。
跟你们年轻人处对象似的,一个毛躁了,另一个就得稳当点,互相搭着才行。”
小孩忽然指着我喊:
“爷爷!是上次把围巾落在石桌上的姐姐!”他手里的线轴咕噜噜转,风筝线在风里绷得笔直,像一根看不见的琴弦。
张大爷眯起眼打量我,忽然一拍大腿:
“可不是嘛!那天小刘跑回来取围巾,脸都冻红了,还念叨着‘她怕冷,没围巾该着凉了’。”
他把线轴塞回孙子手里。
你笑着点头,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水果糖递给小孩:
“爷爷,她就是记性不好。”
小孩的口水沾湿了你的指尖,你也不擦,只帮他把风筝线缠好:
“但她记得您爱吃街尾的核桃酥,上周还提醒我给您买呢。”
风卷着银杏叶掠过脚边,沙沙地响。
张大爷笑得胡子都翘起来:
“对对对,这姑娘心细着呢。上次我孙子发烧,还是她跑回家拿的退烧药。”
他拍着我的肩:
“年轻人嘛,总得有人记大事,有人记小事。你家小刘记着柴米油盐,你就记着风花雪月,这才叫过日子。”
那只蝴蝶风筝终于挣脱了风的拉扯,稳稳地停在半空,翅膀上的金粉在阳光下亮得耀眼。
小孩欢呼着转圈,张大爷拄着膝盖直笑,皱纹里盛着的阳光,比天上的风筝还要暖。
我忽然觉得,这公园的风里藏着好多故事——
有风筝与线的拉扯,有老人与孩童的絮语,还有你口袋里的温度,都在说同一个道理:
好的陪伴,从不是责怪谁松了线,而是有人愿意跟着风筝跑,替你把那根线攥得更稳些。
风筝在天上翻了个跟头,线轴在小孩手里咯咯转。
我忽然想起,你书房的抽屉里有个铁盒子,里面装着我丢过的所有东西:
断了带的发圈,写了一半的笔记本,甚至还有我高三时弄丢的那块橡皮。
你说,这些都是时光的凭证,等我们老了,就坐在摇椅上数,看我这辈子到底丢了多少东西,又被你捡回了多少。
楼道里的声控灯,在我们踏上第三级台阶时亮了,暖黄的光落在你背上。
你掏钥匙时,我忽然从背后抱住你,下巴抵在你肩胛骨的位置——
那里有块浅浅的疤,是小时候爬树掏鸟窝摔的,你说那是“勇敢的勋章”。
我的声音闷在你衬衫里,“其实,我今天不是忘了带身份证。”
你开门的手顿了顿,转过身时,眼里带着点惊讶,更多的却是温柔。
“我早上出门时,看见你书桌上,放着我昨天写的稿子,上面有你改的批注,”我攥着你袖口,指节都在发烫:
“我知道你昨晚又熬夜了,就想找个借口让你回家休息会儿。画展可以明天再看,可你不能总不睡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在爱里刻下年轮请大家收藏:(m.20xs.org)在爱里刻下年轮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