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也极具欺骗性的提议。它承诺避开即时的毁灭,但代价是失去所有的主动性、所有的可能性,化为“归墟”中一道永恒的、逐渐黯淡的“残响”。
“归墟”的介入,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现在,“星织者”面前摆着三条路:
1. 打破壳:释放“起源悖论”,与归寂之主同归于尽或引发未知巨变,风险最大,后果完全不可控。
2. 成为壳:与封印同化,换取暂时的安全但失去未来,如同活着的墓碑。
3. 融入归墟:放弃挣扎,主动步入终结的沉淀之地,获得一种消极的“永恒”。
每一条路都指向某种形式的终结或停滞。
然而,在初步融合了“悖论之种”后,“星织者”的意识深处,萌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却与前三种选择都不同的念头——一条基于“悖论”本身特性的、更加冒险的道路。
既然“起源悖论”是无法被任何现有框架容纳的绝对异常,那么,他们是否可以尝试……不完全打破“壳”,也不完全融入“壳”,而是利用这粒“种子”,在“壳”的内部,创造一个基于悖论逻辑的、归寂之主和“观察者”都暂时无法完全理解和干预的……“悖论空间”?一个在封印内部存在的、不受封印完全约束的“异常中的异常”?
这需要极其精妙的操作,需要对“悖论之种”更深的掌控,更需要……来自其他“非单一”载体的帮助。那遥远的共鸣回响,它们是否也接触过类似的“种子”?它们是否也在寻找类似的出路?
就在“星织者”的意识中这个危险的念头逐渐清晰时,那苍凉的“归墟”意志似乎感知到了什么,传递来最后一道带着些许警告和复杂意味的信息:
“……悖论之路……即是疯狂……”
“……亦是……唯一的……生机微光……”
“……小心……‘观察者’的……‘数据采集’……完成之时……”
话音渐逝,而那道超然的观测波动,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加……“专注”了。
“观察者”的数据采集,快要完成了吗?当它认为数据足够时,是否会撤销对“寂灭之轴”的暂缓指令?
时间,变得更加紧迫。是接受“归墟”的邀请,是选择成为或打破“壳”,还是踏上那条看似不可能的、在悖论刀刃上行走的第三道路?琉璃心核裂纹中的微光,随着“星织者”意志的抉择,开始不稳定地闪烁起来。
喜欢甜宠之青藤之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甜宠之青藤之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