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城西的一处绿洲旁,他看到几名士兵正帮着一位老匠人修补被战火损毁的驼具。老匠人手艺精湛,手指翻飞间,断裂的驼绳便被重新编织好。“老丈,您这手艺真好。”萧策走上前,笑着说道。
老匠人抬起头,认出了这位破城的将军,连忙起身行礼:“将军谬赞。老汉祖祖辈辈都是驼夫,靠给商旅修补驼具为生。霍延在时,商路断绝,老汉的手艺也快荒废了。如今将军来了,商路通了,老汉的生意也能重开了。”说到这里,老匠人的眼中泛起了泪光。
萧策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在河西走廊时,曾见过无数等待西行的商旅,他们带着丝绸、茶叶、瓷器,却因西域战乱而滞留,眼中满是焦急与无奈。而在西域的这些年,他也见过太多因商路中断而破产的驼夫与商户,见过因劫掠而荒芜的绿洲。
“老丈放心,”萧策郑重说道,“用不了多久,玉路定会恢复往日的繁华,到时候,南来北往的商旅会络绎不绝,您的生意,定会比以前更红火。”
老匠人重重地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老汉信将军!等商路通了,我要让我的儿子也做驼夫,带着大靖的丝绸,去西边的大秦看看!”
萧策望着老匠人眼中的憧憬,心中更加坚定了安定西域的决心。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仅是平定叛乱,更是守护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
三日后,鸣沙山传来捷报。秦岳率领的五千骑兵依托地形,成功牵制了乌桓军的进攻,陈默与粟特部勇士联手,夜袭乌桓军粮草大营,烧毁粮草无数。蹋顿见粮草断绝,军心涣散,又遭秦岳率军追击,只得率领残部狼狈退回漠北。
消息传回疏勒城,百姓们欣喜若狂,纷纷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城中的商户们更是连夜打扫店铺,摆出积压已久的货物,盼着商旅早日到来。萧策趁势下令,正式开放疏勒城作为西域的商贸枢纽,设立市舶司,负责管理商旅往来、征收赋税,并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凡途经疏勒的商旅,三年内免征赋税;若在城中开设店铺,可减免半年租金;同时,组建专门的商路护卫队,沿途护送商旅,打击劫掠势力。
政策一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先是附近绿洲部落的商户率先涌入疏勒城,接着,来自河西走廊的商旅也陆续抵达。不到半月,疏勒城的商贸广场便热闹起来,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珠宝、皮毛等货物琳琅满目,汉语、粟特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这日清晨,萧策正在城楼上巡视,忽然看到远方的沙漠尽头,出现了一支长长的驼队。驼队绵延数里,骆驼的身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驼铃的声音随风而来,清脆而悠远。
“将军,那是来自波斯的商队!”身边的亲兵兴奋地喊道。
萧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支波斯商队,是玉路贯通后第一批远道而来的西方商旅。他们的到来,意味着丝绸之路真正恢复了畅通,意味着东西方的交流与贸易,将在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上,重新焕发生机。
商队缓缓驶入疏勒城,为首的波斯商人是个高鼻梁、深眼窝的中年人,他看到城楼上的萧策,连忙翻身下马,恭敬地行礼:“尊敬的大靖将军,我是波斯商人伊思梅尔,久闻大靖强盛,玉路畅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萧策走下城楼,走上前与伊思梅尔握手:“伊思梅尔先生,欢迎来到疏勒。大靖欢迎所有友好的商旅,愿我们的贸易往来,能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伊思梅尔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将军,以前的商路充满危险,劫掠不断,我们每次出行都九死一生。如今有大靖的军队护卫,我们终于可以安心贸易了。我带来了波斯的香料、珠宝和玻璃器皿,希望能与大靖的丝绸、茶叶交换。”
“当然可以。”萧策笑道,“市舶司的官员会为你提供一切便利,若有任何需求,也可随时向本将军提出。”
在伊思梅尔的商队之后,来自中亚、印度甚至大秦的商旅接踵而至。疏勒城的人口日益增多,店铺鳞次栉比,酒肆、茶馆、客栈随处可见。西域的葡萄、石榴、胡萝卜等物产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茶叶、造纸术、印刷术也通过玉路传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深度交融。
与此同时,萧策对西域的治理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尊重各部落的习俗与信仰,任命部落首领担任地方官员,参与政务;在各地设立学堂,教授汉语与中原文化,同时也鼓励中原学子学习西域语言与技艺;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中原的耕作技术,让西域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的生活愈发富足。
对于被俘的逆首霍延,萧策在查明其罪行后,于疏勒城的广场上公开处斩。行刑那日,城中百姓纷纷前往观刑,看到霍延伏法,众人无不拍手称快。而对于那些被迫裹挟的部众,萧策则既往不咎,将他们编入户籍,分给土地与农具,让他们安居乐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记忆焚天:我在玄洲修bug请大家收藏:(m.20xs.org)记忆焚天:我在玄洲修bug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