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继续南行时,林羽回头望了眼临江村。渡口的冰堆在阳光下开始融化,酱坊的炊烟直直地升向天空,祠堂的祭炉还冒着细烟。他想起守祠老汉的话:“小寒蓄得足,春来长得壮。” 这像在说万物的规则 —— 蓄阳时越用心,春来时越有力。
踏上南行的路,积雪在脚下发出 “咯吱” 的声响。林羽知道,前路的寒意会更浓,但只要守住蓄阳的本心,就能在寒极中待春来。就像这小寒的规则,从不在对抗严寒,而在与寒共生,在蓄阳中守平衡,在守静中盼春来 —— 这便是道家 “守静致虚” 的真意,在至静时守住那份 “蓄”,才能在春来时接住那份 “生”。
行至村外的石桥时,林羽看见几个孩童在雪地里堆雪人。雪人堆得高矮均匀,每个雪人的眼睛都用黑炭嵌成圆形,“这是‘守岁人’,” 领头的孩子笑着说,“保佑大家平平安安等春天。” 林羽停下脚步,看孩子们用树枝给雪人插出手臂,树枝的长度相同,像给雪人安上了对称的羽翼。
不远处的河边,有位老渔翁正在凿冰捕鱼。冰洞凿得圆如满月,渔网撒下的弧度匀如新月,“这鱼得‘小寒捕’,” 老渔翁收网的动作缓慢,网里的鱼大小均匀,“《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时的鱼最肥,却不能多捕,得留着产卵。” 他把小鱼放回河里的动作轻柔,像在放生春天的希望。
林羽向老渔翁拱手道别,继续南行。阳光在雪地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满地的碎银。他知道,小寒虽寒,但阳气已在悄然积蓄,就像他背包里的《太初规则》,每页都藏着时序的密码,指引着他在寒途中坚守,在静候中等待 —— 等待春回大地,等待万物复苏,等待青崖山的灵草破土而出,等待所有蓄藏的阳气,都化作破土而出的力量。
这便是小寒的深意,不在寒极的萧瑟,而在蓄阳的坚持。就像道家所言 “静为躁君”,唯有在至寒中守住那份静,才能在春来时接住那份动,让所有的等待,都成为新生的序章。
喜欢规则道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规则道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