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前的空闲,林羽跟着老顾沿线路巡查。夕阳给铁塔群投下细长的影子,像排守护城市的钢铁哨兵,绝缘子串在风中碰撞的声音如碰铃。“前方两公里的转角塔有处山泉,” 老顾指着铁丝网外的绿意,“当年建塔时特意保留的水源,水温比别处低 3 度,适合种喜凉的灵草。” 走过废弃的拉线坑,混凝土盖板的裂缝里长出丛蒲公英,种子不知是哪阵风吹来的,“这草的绒毛能检测电场,” 老顾摘下朵吹散,“电场强的地方绒毛会贴在一起,比我们的检测仪还灵敏。”
夜里的输电线路格外寂静。林羽在运维站整理记录,笔记本上画满电力设施与灵草的布局示意图:“终端杆塔:种丛生灵草,防鸟筑巢;电缆沟区:种耐磁品种,缓冲辐射;转角塔区:种匍匐灵草,固土防塌。” 窗外传来变压器的嗡鸣,50Hz 的工频声混着灵草散发的清香,形成奇特的安眠曲。他摸出手机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一批绝缘种植盆,用玻璃纤维制成,能固定在铁塔的横担上,既不导电又能种灵草,就像给钢铁巨人挂了串绿铃铛。”
深夜的铁塔下突然传来响动。林羽举着手电出去,光柱里惊起只夜鹭,翅膀擦过导线的瞬间,绝缘子闪过微弱的火花。他想起秦博士说的 “鸟类安全通道”,突然明白灵草不仅能保护线路,还能给鸟类提供避险标识。蹲在塔基的石笼旁,发现被夜鹭踩过的灵草,茎秆反而更加粗壮 —— 原来适度的惊扰,能让草木长得更坚韧。
第二天清晨,复合材料厂送来了绝缘种植盆。玻璃纤维盆体呈漏斗状,底部的绝缘螺栓刚好匹配铁塔的螺孔,“按您说的绝缘等级做的,” 厂长用兆欧表测试电阻,“绝缘电阻大于 1000 兆欧,雨天都不会导电。” 林羽和工人们将花盆固定在铁塔 2 米高的横担上,盆与盆之间保持 1.5 米间距,“这叫‘空中绿化’,” 他调整花盆角度时说,“既能挡鸟害,又能给铁塔降温,就像给钢铁巨人戴了串绿项链。”
秦博士的团队开始布设智能监测网络。传感器伪装成绝缘子的样子,安装在灵草种植区,“检测到强电流时自动发送预警,” 她调试着数据传输模块,“避免灵草过度生长触碰导线,就像给植物装了智能刹车。” 植物保护站的技术员们则在制作 “电力植物图谱”,标注不同灵草的抗辐射能力和种植间距,“这是给线路运维员的参考手册,” 戴绝缘手套的女生说,“比单纯的规程好记多了。”
中午的 “电力市集” 设在运维站广场。林羽和工人们摆了个 “灵草防辐射展”,玻璃箱里的辐射检测仪在灵草环绕下数值明显下降,旁边摆着《太初规则》与《电力工程手册》的对照本。穿电工服的老师傅指着手册里的 “安全距离” 条款,拍着灵草说:“这草比任何警示标志都管用,” 他比划着安全距离,“植物都懂的规矩,人更得遵守。” 老顾趁机展示他收藏的旧线路图,泛黄的纸页上记着 “1985 年,线路走廊砍伐树木 300 棵”,“那时候只懂保线路,” 他拍着线路图说,“现在才明白,草木和线路能一起活。”
下午的垂直绿化在终端杆塔展开。林羽教大家用 “绝缘牵引法”,在铁塔的绝缘瓷瓶间拉高强度尼龙绳,让灵草藤蔓顺着绳索攀爬,“《天工开物》说‘草木攀援,需借非金之力’,” 他往根部埋入绝缘陶粒,“尼龙绳不导电,陶粒能隔热,就像给藤蔓铺了条安全通道。” 秦博士用红外热像仪扫描塔身,屏幕上的温度图显示有灵草覆盖的区域低 6℃:“这叫‘生态降温’,” 她对比数据,“能减少绝缘子老化,比涂防污闪涂料还管用。”
摄影爱好者们扛着相机来了。他们镜头下的电塔灵草有种工业诗意:藤蔓缠绕的铁塔如钢铁与自然的对话,空中花盆里的灵草与导线形成安全距离,电工戴着绝缘手套修剪灵草的画面更是独特。“这些照片要参加能源摄影展,” 戴安全帽的摄影师说,“标题就叫‘电流与绿意’,让更多人知道高压线路也能这么美。” 林羽看着取景器里的画面,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危险的能源设施注入生命的温度。
傍晚的雷阵雨让线路运维车紧急出动。林羽和工人们忙着检查绝缘花盆的固定螺栓,秦博士则监测线路的泄漏电流,雨水敲打铁塔的声音如战鼓,灵草的叶片在雨水中反而更显青翠。“你看这绝缘性能多好,” 老顾抹着脸上的雨水笑,“当年为了防污闪,每年都要清洗绝缘子,现在灵草的叶片能挡灰尘,比人工省事。” 雨幕中,线路的避雷器偶尔闪过火花,灵草在塔基周围形成的绿圈,像道柔和的安全结界。
运维站的晚饭加了道灵草炒鸡蛋。灵草用的是抗辐射品种,炒出来的菜带着淡淡的矿物香,“这草比绿茶还能抗疲劳,” 负责值班的年轻人说,“值夜班时吃点,比喝红牛管用,这叫‘电力特供菜’。” 秦博士从包里掏出份电磁环境报告,最新数据显示灵草种植区的电磁辐射衰减率达 25%:“达到生态防护的预期效果了,” 她眼里闪着光,“再种两个月,就能编制《高压线路灵草防护技术规程》,给全国的电力设施做参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规则道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规则道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