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日头晒得货场发烫时,骆博士的检测仪传来好消息。经过生物降解的隔离带区域,苯浓度降至 0.05mg/m3,灵草幼苗的焦叶间冒出新绿,“你看,” 她展示显微镜下的根系共生菌,“这些假单胞菌以灵草的根分泌物为食,能持续分解有机毒物,就像给污染装永动机。” 邱工扛着段废弃的传送带走来,橡胶表面的裂纹里还卡着货运单残片,“管委会要把旧报关大厅改造成‘物流生态馆’,” 他用刀片刮去表面的油污,“馆长想请你在馆内做灵草净化演示,既当展品又能给司机科普,就像给流动的货场设个绿色课堂。”
午休的空闲,林羽跟着老金沿货区巡查。冷藏集装箱的冷凝水在地面汇成小溪,经过灵草区后变得清澈,危险品仓库的防爆墙根,几株耐盐碱灵草正顺着墙缝攀爬。“西边的旧维修车间有处渗油池,” 老金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当年修叉车的废油都往这儿倒,现在刚好种超富集灵草。” 走过堆着空桶的化学品区,铁桶的缝隙里长出丛龙葵,紫黑色的果实缀在枝头,“这草能吸收铅和镉,” 老金摘下颗果实,“秋天的时候,鸟儿吃了果实,就能把重金属带到远处,比人工清理彻底。”
下午的种植转向仓储货架间隙。林羽教大家用 “立体悬挂法”,在货架的金属支架上固定防腐种植盒,盒内填着轻质陶粒与椰糠,种上垂吊型吸毒草,“这些种植盒用回收塑料做的,” 他往基质里掺着缓释肥,“能吸收叉车尾气,藤蔓还能遮挡阳光降温,就像给仓库挂绿窗帘。” 骆博士用热成像仪检测,有灵草覆盖的货架区比裸露处低 4℃:“这叫‘生态降温’,” 她对比能耗表,“能让冷藏箱的能耗降低 8%,比加装隔热层省钱。”
工业设计师们扛着绘图板来了。他们要在货运通道做 “流动绿廊” 装置,用灵草与废旧集装箱板制作可移动花盆,随着货车的往来形成动态绿带。“这些设计要参加工业设计展,” 戴护目镜的设计师调试着花盆滑轮,“标题就叫‘货物与草的共舞’,让更多人知道物流也能有绿意。” 林羽看着他们给灵草花盆装万向轮,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冰冷的物流系统注入自然的韵律。
傍晚的霞光给集装箱镀上金红色时,物流生态馆的开馆仪式开始了。穿工装的工人们捧着灵草苗,沿着传送带排成队,将幼苗栽进馆内的货柜花盆。馆长给林羽颁发了 “绿色物流推动者” 证书,证书封面用的是再生纸,印着灵草与集装箱的剪影:“要把灵草种植做成司机必修课,” 馆长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让每个出发的货柜都带着草种,把绿色带到世界各地。” 周边物流企业的代表们带来了 “货运绿化方案”,从新能源卡车到绿色仓储,厚厚的手册像本会生长的物流指南。
晚饭的长桌宴摆在货运广场的灵草旁。桌布是用废旧篷布拼的,餐盘里盛着灵草炒鸡蛋、薄荷拌豆腐、紫苏鱼汤。邱工端着搪瓷杯站起来,对着往来的车灯敬了杯:“第一杯敬辛苦的物流人,第二杯敬灵草,第三杯敬所有让货场变清新的努力。” 酒液洒在灵草生长的土壤里,很快被根须吸收,仿佛钢铁与草木在共同庆祝这场相遇。
夜里整理资料时,林羽把《物流中心规划设计规范》与《太初规则》做比对。发现很多理念可以互补,比如 “货运通道宽度” 与 “灵草生长空间”,“仓储周转率” 与 “植物更换周期”,只是服务对象不同。窗外传来叉车的倒车提示音,报关大厅的灯光彻夜通明,灵草的清香混在柴油味里,形成奇特的工业民谣。他摸出手机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批模块化种植单元,用集装箱角件和废旧托盘制作,能快速拼接成不同货区的绿化带,既不影响作业又有工业风,就像给物流园拼绿色积木。”
深夜的货场突然传来响动。林羽举着手电出去,光柱里惊起只偷食的刺猬,背上的尖刺沾着灵草叶和塑料泡沫。他想起骆博士说的 “物流廊道生态链”,突然明白物流园不仅是货物的中转站,也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蹲在集装箱的缝隙旁,发现被刺猬翻动的土壤里,灵草的根系反而更发达 —— 原来适度的生命活动,能让草木长得更茁壮。
第二天清晨,金属加工厂送来了模块化种植单元。用集装箱底板切割的花盆边缘被打磨光滑,角件连接的支架可自由组合,“按您说的承重标准做的,” 厂长站在种植单元上测试,“叉车碾过都不变形,比混凝土花盆灵活。” 林羽和工人们将种植单元沿货柜摆放,种上耐油的灵草品种,金属的锈色与叶片的绿色形成强烈对比:“这叫‘工业风绿化’,” 他调整单元角度时说,“既能适应货场的机械作业,又能彰显物流特色,就像给货柜戴绿徽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规则道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规则道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