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阿公、孙阿婆等老匠人,阿竹、阿银等少年传承人都参加了会议。阿竹主动提出:“我可以去演示竹编,还能教当地观众编迷你竹筐;阿银可以演示银饰制作,用 AR 动画展示传承故事。” 李教授则表示:“高校可以协助做英文的技艺讲解资料,还能派学生帮忙翻译。”
连线结束后,大家围坐在 “六艺非遗全国地图” 旁,望着地图上新增的 “国际合作” 标记,兴奋地讨论未来:计划明年参加 “国际非遗博览会”,将六艺非遗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开发 “国际版数字平台”,支持多语言,让海外观众也能学非遗、买文创;还想和海外高校合作,开展 “非遗跨文化交流” 项目。“没想到我们六巷的老手艺,有一天能走出国门,” 孙阿婆感慨,“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年轻人,敢想敢做。”
林羽站在一旁,手里握着一片联盟草,草叶映出未来的场景:六艺传承人在国际舞台上演示技艺,海外观众排队体验竹编、银饰,国际版数字平台用户突破百万,六艺非遗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他突然明白 “国际连线非易事,展望未来向全球” 的真意 —— 非遗国际化的未来,藏在老匠人的期盼、少年的勇气、联盟的协作里,藏在每个为文化传播付出的瞬间。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林羽离开展馆。衣褶里的竹草种子发了新芽,叶片上的露水,映着国际订单的喜悦,也映着六艺非遗迈向全球的壮阔未来 —— 只要匠心不灭,薪火永续,老手艺就能跨越国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喜欢规则道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规则道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