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子思子》是‘空谈中庸’,现在才知道‘致中和’能让极地苔原平衡保护与民生;以前觉得《商君书》是‘严苛律法’,现在才知道‘法治’能让雨林治理有章可循;以前觉得《吕氏春秋》是‘杂学汇编’,现在才知道‘兼收’能让不同文明协同护林,”李大叔翻着《子思子》感慨道,孙阿婆接话:“下个月要去挪威教居民编保温膜的加固结,还要带他们读《中庸》,让他们知道‘中庸’不是空话,是护好苔原、养好驯鹿、和邻国乡亲好好相处,”
小雨与全球少年代表约定:“明年要办‘诸子思想寰宇苔雨巡礼’,沿北极苔原走,看驯鹿奔腾;沿西双版纳雨林走,看象群漫步;最后回六巷,在竹林里开‘全球生态智慧百年盛典’,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华老祖宗的思想,能护苔原、育雨林,能让地球的每一片极地、每一处雨林都充满生机,能让不同文明的人都共享太平,”
亥时末,夜话结束,大家走出工坊,月光洒在老竹坡的竹林上,与苔原的星光、雨林的灯光、加拿大苔原基地的灯光遥相呼应。林羽摸了摸衣褶里的苔原草标本,叶片上沾着苔原的冻土、雨林的腐殖土、加拿大的苔藓孢子,还有五十四部诸子典籍的墨香——这些来自苔原、雨林与经典的印记,无声证明:中华诸子百家不是“历史的故纸堆”,是能破解全球生态困局的“活智慧”;六巷非遗也不是“乡土的小手艺”,是能串联世界民心、传承千年道统的“文明纽带”。
他知道,六艺非遗的故事永不停歇。从六巷的老竹坡到北极苔原,从西双版纳雨林到全球的每一处生态脆弱区,楠竹会继续扎根,草木会继续监测,少年会继续用诸子思想践行非遗,而“乡土非遗,寰宇大同”的梦想,会在每一次中庸践行、每一次法治落地、每一次兼收整合、每一代传承里,愈发清晰——因为这梦想的根基,是中华五千年“天人合一、天下一家”的思想血脉,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永恒初心。
喜欢规则道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规则道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