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府邸笼罩在一片悲壮的气氛中。数千门客皆身着素衣,磨砺兵器,车马备齐。人人都知道,跟随公子单车赴赵,无异于飞蛾扑火,九死一生。但为了公子的义气,为了赵国的存亡,无人退缩。
“公子,时辰已到,出发吧!”一位门客首领沉声道。
信陵君魏无忌一身劲装,手按剑柄,目光扫过眼前这群甘愿赴死的义士,心中既是感动,更是锥心刺骨的痛!让这些忠勇之士白白送死,值得吗?难道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吗?就在他即将下令出发的瞬间,一个名字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侯嬴! 那位年逾古稀、看守大梁城夷门的隐士高人!自己曾以国士之礼待他,他必有超人之见!
“且慢!”信陵君猛地抬手,“备车!去夷门!”
车轮滚滚,疾驰至大梁城东门——夷门。侯嬴依旧穿着那身破旧的监门吏吏服,神态安详,仿佛早已料到信陵君会来。看到公子车驾,他平静地起身行礼。
信陵君屏退所有随从,只留下侯嬴一人。他亲自搀扶老者登上自己的豪华驷马高车(这是极高的礼遇),驶向城外僻静处。车厢内,信陵君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焦灼和绝望,将连日来的苦谏无果、姐姐血书、门客欲赴死的困境,一股脑儿向侯嬴倾诉。
“……先生!无忌智穷力竭,欲与门客共赴赵难,虽死无憾!然……然此去玉石俱焚,恐于赵无补!先生可有良策教我?”信陵君眼中含泪,声音哽咽,完全放下了贵公子的架子,如同迷途羔羊求教于智者。
侯嬴静静地听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波澜不惊。待公子讲完,他浑浊而深邃的眼睛看向远方,缓缓开口:“公子率数千门客往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饿虎,何功之有?徒死耳!”
这话如同冰水,浇得信陵君透心凉。难道真的无解了吗?
侯嬴话锋一转,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鹰:“臣有一计,或可救赵存魏!”
“先生快讲!”信陵君精神一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侯嬴压低声音,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信陵君心上:“嬴闻虎符藏于王卧内,唯大王与宠妃如姬可以近之。”
“如姬?”信陵君一愣。
“正是!”侯嬴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如姬之父,三年前为人所杀。大王欲为其报仇,悬赏三年,遍求国中,终不能得。是公子门下义士,斩仇人之头献于如姬!如姬感公子大恩,恨不能粉身相报!此乃天授之机也!”(《史记》原文:如姬父为人所杀…求为其父报仇…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信陵君恍然大悟!确有此事!当年一位门客侠士路见不平,斩杀了杀害如姬父亲的仇人,是他将人头转交给如姬的。没想到,这份恩情,竟成了今日唯一的转机!
侯嬴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惊心动魄:“若公子开口相求,如姬必允!虎符在握,公子即可北上邺城,代晋鄙领军!晋鄙勇猛宿将,见虎符或疑而不授兵权,则事必危!需带一勇士同往!若晋鄙合符无误而仍不听命,即令勇士击杀之!夺其军权,精选劲卒,挥师救赵,或可成功!”
窃取国君兵符!击杀国家大将!这是诛九族的大罪!是彻头彻尾的反叛!信陵君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他一生以贤德仁义闻名,视忠君爱国为圭臬。侯嬴此计,简直是将他推向万丈深渊!
“先生……此计……此计……”信陵君声音颤抖,心中天人交战:一边是忠君伦理和王法如山,一边是姐姐性命、赵国存亡和数十万生灵!若行此计,必将身败名裂不容于魏国;若不行,则赵国覆灭在即,自己与门客皆成齑粉!这份抉择,比千钧更重!
侯嬴看着公子剧烈挣扎的神情,深知其难处,但他更明白时不我待:“公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欲救邯郸,唯此一途!行大义必承大谤!公子素有大志,岂能因小义而废大仁乎?请公子速决!”
信陵君闭上双眼,姐姐血书上的字迹、邯郸城头的烽烟、饿殍遍地的惨状……一幕幕在脑海中翻腾。良久,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已无迷茫,只剩下决绝的光芒!为了赵国百姓,为了手足亲情,为了天下大义,他愿意背负这千古骂名!
“先生教我!” 魏无忌郑重地向侯嬴深深一揖,“无忌……从计!”
【本章启示】 侯嬴的奇谋,是在绝境中洞察人性(如姬报恩)和制度漏洞(虎符调兵)后,敢于突破常规思维的典范。信陵君的痛苦抉择则揭示:当道德伦理与现实大义发生剧烈冲突时,真正的领导者需要承担巨大风险,做出超越个人荣辱的抉择。 这警示我们:有时实现崇高目标,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打破常规的智慧,但前提必须是目标本身具有超越性的正义。
3:深宫盗符,如姬报恩(公元前257年深秋,魏王宫)
主要事件: 信陵君秘密求见如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调救赵即救魏),并重提为其报父仇之恩。如姬感念恩义,深知利害,甘冒奇险,趁夜潜入魏王寝宫盗得虎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朝魂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