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的晨雾如同巨大的、半透明的纱幔,在海面与城区之间缓缓流动。初升的太阳将金色的光芒尝试性地投射过来,却一时难以穿透这浓密的湿气,只在雾霭边缘染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使得码头上的灯火在晨曦与海雾中显得愈发迷离。港口早已是人声鼎沸,旌旗在微湿的海风中猎猎作响,那旗帜上硕大的“顺”字以及各舰的舰名旗号,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平添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第三次航海使团的舰船——“伏波号”、“定远号”、“镇海号”、“扬威号”等十余艘巨舰,如同蛰伏的巨兽,静静停泊在深水区。它们高大的桅杆如同森林,层层叠叠的硬帆虽然还未完全升起,但那庞大的身躯已然带给码头上的送行人群以强烈的压迫感。水手们如同蚂蚁般在船舷和甲板上忙碌着,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戚睿涵独自立于“伏波号”高耸的船头甲板,双手扶着微凉而粗糙的木栏杆。海风带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吹动了他额前的发丝,也吹动了身上那件为大顺使团特制的、兼具汉服与航海实用元素的袍服下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熟悉的、属于大海的味道涌入肺腑,心中翻涌着复杂难言的情绪。
对遥远未知世界的憧憬,如同前方那片迷雾之后可能存在的任何奇迹,强烈地吸引着他;然而,一丝若有若无的、深藏心底的乡愁,却也在这离别故土的时刻,悄然弥漫开来。他想起了另一个时空的亲人,想起了与这个时代的朋友们共同经历的波澜壮阔,两种记忆交织,让他此刻的心境格外深沉。
在他的侧后方不远处,白诗悦、袁薇、董小倩、刁如苑、刘菲含五位女子也并肩而立。她们同样身着特制的、便于行动的劲装,外罩轻薄的航海斗篷,英姿飒爽,成为码头上众多目光汇聚的焦点。
白诗悦神情兴奋,一双明眸熠熠生辉,不断指着舰船上那些新奇的装置低声向袁薇询问;袁薇则显得沉静许多,她微微颔首,目光更多是落在港口那些井然有序的补给小船和船员们熟练的操作上,似乎在评估着这支船队的真正实力。董小倩手中拿着一本小小的册子和炭笔,不时低头记录着什么,或许是眼前这壮观的景象,或许是心中涌起的诗意。刁如苑则用她那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眼睛,打量着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物资和送行官员、商贾的服饰气度,心中暗自盘算着这次远航可能带来的贸易机会。刘菲含的目光则牢牢锁定在“伏波号”主桅杆上安装的那个经过她参与改进的航海罗盘护罩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技术者的严谨与期待。
吉时已到,礼炮轰鸣,声震海天。主帅朱成功,这位身经百战、如今肩负皇命沟通南洋的大将,身着麒麟补服官袍,屹立于“伏波号”的舰桥之上,声若洪钟,下达了启航的命令。“起锚,张帆!”
巨大的铁锚在绞盘的吱嘎声中,带着湿漉漉的海泥和缠绕的海草,缓缓脱离海床。水手们呼喊着号子,用力拉扯着缆绳,一面面巨大的帆篷沿着桅杆次第升起,饱受海风,发出鼓荡的声响。
庞大的船队开始缓缓移动,如同苏醒的巨龙,率先驶出港口的是作为先锋的快船“海巡号”,其后“伏波”、“定远”等主力舰依次转向,排列成规整的队形,驶向那碧波万顷的南方海域。码头上,送行人群的欢呼声、祝福声如同潮水般涌来,久久不息,与舰船破浪的哗哗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远航的序曲。
航程的初期颇为顺利。时值初夏,偏南风稳定而有力,正是南下的大好时机。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凭借刘菲含参与改进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航海罗盘与牵星板进行定位,再结合戚睿涵脑海中那份虽不完整、却远超这个时代认知的、勾勒出大致轮廓和主要航线节点的记忆地图,船队始终行驶在相对熟悉和安全的航路上。
天空是澄澈的蔚蓝,大海是深邃的碧绿,海天一色,界限分明。偶有成群的海豚在舰首两侧逐浪嬉戏,它们流畅的脊背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灰色的光泽,时而跃出水面,划出优美的弧线;也有大群的飞鱼受惊般从海中跃起,展开透明的翼鳍,如银色箭矢般掠过波光粼粼的海面,飞向远处,为漫长而略显单调的旅途增添了几分生趣与灵动。
漫长的航行日子里,船上的生活也并非枯燥乏味。几位女子各有所事。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白诗悦和袁薇常常会在甲板较为空旷处习练武艺。白诗悦剑法轻灵,身姿曼妙,剑光闪动间带着飒飒风声;袁薇则更擅长短刃和拳脚,动作干脆利落,力道沉稳。她们不仅以此保持身手不生疏,也作为一种锻炼和排遣海上寂寞的方式。
董小倩则多数时间待在舱室内,或是阅读携带的书籍,或是用她那手漂亮的工笔小楷记录航行见闻、风物观测,偶尔也会应景填词一首,聊抒心怀。她还时常与通译何斌在一起,学习一些可能用到的南洋土语,她那过人的记忆力和语言天赋,让何斌也颇为赞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