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清晨的国家队训练馆,公告栏前的人群比平时密集了三倍。队员们三三两两聚在红色隔离带外,有人攥着训练毛巾反复擦拭手心,有人低头刷着手机却频频抬头望向公告栏方向,连平时最喧闹的器材室都安静下来——今天是二队名额公布的日子,那张红色名单上的名字,将决定谁能留在国家队,谁要收拾行李回省队。
屈正阳站在人群外围,手里攥着一个米白色保温杯——这是昨天林浩给他的,说是“泡菊花茶能缓解紧张”,杯壁还留着淡淡的温热。他的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指腹反复摩挲着杯身上的浅纹,昨晚几乎没合眼的疲惫在眼眶下泛着淡淡的青黑。脑子里反复循环着两个场景:一是妈妈李慧兰在视频里说“妈相信你能行”时带着期待的眼神,二是1/4决赛失利后李隼教练的分析和开导,每次想到这些,心脏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连呼吸都比平时快了半拍。
“来了!教练组来了!”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走廊尽头。李隼教练和两名助理教练走过来,手里捧着一张烫金边框的红色名单,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刚烘干的温度。屈正阳的心跳骤然提到嗓子眼,他下意识踮起脚尖,视线穿过人群缝隙牢牢锁定在名单上——红色背景上的金色字体格外醒目,从第一行开始扫,直到“屈正阳”三个字清晰地印在第二行,旁边用黑色小字标注着“男子单打/团体,特长:国术乒乓体系”,他才感觉悬了一夜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指尖的冰凉渐渐被掌心的汗水取代。
“屈正阳!恭喜啊!”周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一只手重重拍在他的肩膀上,带着熟悉的爽朗“我就知道你能行!复活赛那局逆转太帅了,以后咱们就是二队队友了,可得多带我练练你的太极卸力,上次跟你对练我还没接住呢。”周围的队员纷纷围过来,有人递过一瓶冰镇矿泉水,有人拍着他的胳膊说“以后一起加油”,喧闹的祝贺声像潮水般涌来,让他紧绷了一夜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他下意识转头看向人群外,林浩站在器材室门口,手里拎着一个黑色背包,拉链还没拉严实,露出里面半本战术笔记。见屈正阳看过来,林浩没有走过来,只是朝着他轻轻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然后转身悄悄走进了走廊——没有嫉妒的眼神,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有一份恰到好处的真诚。屈正阳握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心里突然泛起一丝愧疚:他知道林浩也在竞争这个名额,甚至比他更早开始准备,现在自己入选了,林浩却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就离开了。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因为林浩的沉默,变得有些不踏实。
名额揭晓后的喜悦与对室友的愧疚交织。明明是自己拼尽全力换来的结果,却因为林浩的默默退场,开心得有些底气不足,只能在心里默默祝他下次能抓住机会,这种复杂的情绪让他连道谢都显得有些生硬。
“屈正阳,跟我来办公室一趟。”李隼教练的声音穿透喧闹,打断了他的思绪。跟着教练走进办公室,李隼将一份蓝色封面的文件放在桌上,封面上印着“国家队二队入队通知书”几个烫金大字:“这是你的正式入队通知,里面有接下来三个月的集训安排、队服尺寸统计,还有二队的规章制度。”他顿了顿,手指点在文件里的某一页,“尤其是‘末位淘汰制’,你要重点看——二队每月会有考核,最后一名会被调回省队,没有例外。”
屈正阳接过文件,指尖划过“末位淘汰制”那行字,纸页的粗糙感透过指尖传来,让他心里一紧。他下意识摸了摸膝盖上的护膝——虽然康复训练让旧伤好了不少,但每天6小时的高强度集训,从早训的体能拉练到下午的技术对抗,他的膝盖能不能扛住?要是因为膝盖疼影响训练,考核成绩垫底,岂不是刚拿到名额就要回去?
获得名额的兴奋与未来训练压力的矛盾。刚摆脱“复活赛生死战”的紧张,就面临“末位淘汰”的新压力,身体的旧伤短板像一颗定时炸弹,让他不得不提前开始焦虑如何平衡训练强度和伤病恢复。
“你的膝盖情况,康复组已经有预案了。”肖战教练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打印好的文件,上面贴着“屈正阳专属康复方案”的标签,“每天早上集训前加1小时专项康复,先用超声波理疗仪放松膝盖肌腱,再贴肌效贴固定;训练时允许你佩戴护膝,体能训练强度可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但不能低于标准的80%——这是底线,低于这个强度,考核肯定跟不上。”
屈正阳接过康复方案,上面详细写着每日安排:“周一/三/五:超声波理疗30分钟+核心力量训练(侧重腰腹);周二/四/六:腿部牵引20分钟+步法稳定性训练(八卦步为主);周日休息,可自主选择轻量拉伸。”落款是康复教练张姐的名字,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心里的石头稍微落地,新的担忧却又冒了出来:体能训练降低20%,会不会影响爆发力和耐力?二队队员的体能普遍比省队强,要是自己的速度和续航跟不上,对抗时肯定会吃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国乒荣耀:我的星光女友刘亦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国乒荣耀:我的星光女友刘亦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