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的设计院大楼还没完全热闹起来,苏晚和顾沉舟已经站在会议室里,面前摊着雨水回收系统的详细图纸。设计院的张工指着“演示环节关键参数”一栏,语气肯定:“雨水回收量的设计值是每天50立方米,净化后的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2020标准,演示时用的是实时监测数据,不会有问题。”
苏晚却没放松,指尖点在“流量传感器”的标注上:“演示泵的流量传感器,之前有没有做过校准?林浩的同伙连视频都能篡改,很可能会替换传感器,让数据显示偏低,误导观摩会的嘉宾。”
顾沉舟立刻附和:“我们今天上午就去工地,把演示用的传感器拆下来,送第三方机构校准,再重新安装时全程录像,确保没有被替换的机会。”
张工恍然大悟,立刻联系检测机构:“我马上安排人把传感器送过去,加急检测,中午就能出结果。”
离开设计院时,网络安全团队的负责人老郑已经在楼下等候,手里拿着一份《观摩会网络安全方案》:“顾总,苏工,我们准备了两套网络系统——主WiFi用于嘉宾连接,只开放浏览权限,屏蔽所有上传下载功能;备用WiFi是独立信号源,不连外网,只供实时数据投屏使用,采用WPA3加密,就算境外IP破解主WiFi,也进不了备用网络。”
苏晚接过方案,翻到“防火墙设置”一页:“还要加一道‘异常数据包过滤’,比如境外IP发送的‘错误警报’信息,直接拦截并标记,同时给我们的手机发提醒。”
“已经加了!”老郑调出电脑里的设置界面,“我们还模拟了10次境外攻击,有8次被防火墙直接拦截,剩下2次也触发了警报,没有一次能影响到数据投屏。”
车子驶向工地的路上,顾沉舟拨通李科长的电话,提前沟通错误警报的事:“李科长,观摩会当天可能会有境外IP发送假的‘安全隐患警报’,我们已经跟网络团队做好了拦截,但还是想跟您约定一个‘暗号’——如果真有问题,我们会用您的私人手机号联系,其他号码或短信发的警报,都不用信。”
电话那头的李科长立刻答应:“没问题!我会跟住建局的同事都交代清楚,只认私人手机号和现场确认,绝不轻信陌生信息。”
上午九点,工地的雨水回收系统演示区已经围了不少工人。苏晚走到演示泵旁,蹲下身,仔细查看流量传感器的外观——银色的外壳上有一道细微的划痕,和她上次检查时的位置不一样,螺丝的边缘还有新鲜的拧动痕迹。“传感器被动过!”她立刻让工人关掉演示泵,用工具拆开传感器的接线盒,里面的信号线果然被调换过,原本的屏蔽线换成了普通电线,还少了一根接地线。
“普通电线没有抗干扰功能,容易受周边电机影响,数据会波动;少了接地线,甚至可能出现漏电风险。”苏晚拿出备用传感器,“老郑,麻烦你用检测仪测一下这根被换的电线,看看有没有被植入‘数据干扰器’。”
老郑接过电线,连上检测仪,屏幕上很快跳出“存在低频干扰信号”的提示:“果然有问题!这根线里藏了微型干扰器,会让流量数据显示比实际值低30%,刚好把50立方米/天的设计值,降到35立方米/天,看起来像系统没达标。”
顾沉舟的脸色沉了下来,立刻让周明查工地的监控:“重点查昨天下午到晚上,谁靠近过雨水回收系统——尤其是穿非施工队服装的人。”
周明很快回复:“昨天下午四点,有个穿灰色卫衣的男人,自称是‘设备维护员’,在演示区待了20分钟,监控拍到他弯腰碰过传感器,当时工人以为是你们安排的人,没拦着。”
“又是假身份!”苏晚咬了咬牙,一边指挥工人安装新的传感器,一边叮嘱,“重新安装后,在传感器外壳上贴‘防拆封条’,再装一个微型摄像头对着这里,谁动过一眼就能看到。”
中午十二点,第三方机构的校准报告送了过来——新传感器的误差在±2%以内,完全符合演示要求。苏晚看着演示泵重新启动,屏幕上的流量数据稳定在“50.2立方米/天”,终于松了口气。顾沉舟递过一份热好的盒饭:“先吃饭,下午还要跟老郑他们测试备用WiFi的投屏效果,观摩会的讲解人员培训也得开始了。”
下午两点,观摩会的讲解人员——工作室的小杨和顾氏的市场部经理林薇,已经在工地的展示区待命。小杨拿着光伏幕墙的宣传册,紧张地演练:“这款光伏幕墙的转换效率达到23%,年发电量12万度,能满足总部大楼18%的用电需求……”
苏晚打断她,语气温和却严格:“要加上‘检测依据’,比如‘年发电量数据来自市计量检测研究院的连续72小时测试’,这样更有说服力。遇到嘉宾问‘为什么比其他项目的转换效率高’,要答‘采用了PERC双面电池技术,能吸收背面的反射光’,别只说‘技术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脉之心破渊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