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将风洞试验数据截图发到加密邮箱时,窗外的晨光已经爬上工作室的窗台。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行备注——“汉森方案引用风速10.2m/s,原始数据9.7m/s,偏差0.5m/s,荷载计算偏差12%”,随后拿起手机,拨通了顾沉舟的电话。
听筒里传来他刚睡醒的低哑嗓音,却带着瞬间清醒的专注:“怎么这么早?数据有问题?”
“嗯,”苏晚的声音因熬夜有些干涩,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们改了风速参数。我对比了三个月前提交给顾氏的原始报告,还有结构工程师留存的备份文件,确定原始数据是9.7m/s,但汉森方案里写成了10.2m/s。这个差值会让穹顶的侧向风压计算结果偏高,要是按他们的参数施工,要么过度加固增加成本,要么……”
“要么按他们的‘优化方案’修改结构,让他们趁机掌握设计主导权。”顾沉舟接过她的话,语气瞬间冷了下来,“你在工作室等我,我让林舟半小时内把结构工程师陈工接到你那边,我们一起核对数据,顺便谈谈苗圃的事——老王刚才发消息说,香樟幼苗的供应出了问题。”
挂断电话,苏晚起身去接热水,路过设计区时,看到小夏正对着植被清单皱眉。“苏姐,你看这个,”小夏举着平板跑过来,“本地最大的苗圃说,今年香樟幼苗的成活率低,能供应给我们的量只有原定的三分之一,剩下的要换成女贞或者广玉兰。可女贞的叶片太小,遮荫效果不好,广玉兰的花期短,不符合你设计的‘四季常绿’理念啊。”
苏晚接过平板,看着苗圃发来的致歉消息,心里泛起一丝疑虑。这家“青禾苗圃”是她亲自考察过的,三月初沟通时还说今年幼苗储备充足,怎么突然就供应不足了?她指尖划过屏幕上的联系方式,拨通了苗圃负责人李总的电话。
“苏小姐,实在对不住,”李总的声音透着为难,“上个月突然来了个大客户,一下子订走了我们70%的香樟幼苗,价格给得特别高,我们实在没法拒绝。剩下的这点,要是您不嫌弃,我们可以再降五个点,但量真的凑不齐了。”
“大客户?”苏晚追问,“知道是哪家公司吗?也是做建筑项目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含糊地说:“对方没说公司名,只说是帮外地项目采购的。苏小姐,您要是急着用,要不考虑下其他品种?我们的广玉兰也是一级苗,树形特别好。”
挂了电话,苏晚盯着平板上的“外地项目”四个字,总觉得这事透着古怪——顾氏总部项目是市中心标杆工程,业内几乎都知道她指定用本地香樟,哪个“外地项目”会突然在这个时候大量采购同款幼苗,还特意隐瞒身份?
“苏姐,顾总来了!”小夏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苏晚抬头,看到顾沉舟带着陈工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两份热乎的包子和豆浆。“先吃点东西,陈工路上已经看过你发的数据了,我们边吃边聊。”
陈工推了推眼镜,拿出随身携带的计算器:“苏小姐,我连夜算了三遍,按10.2m/s的风速计算,穹顶的檩条截面需要从120mm调整到140mm,每米成本增加85元,整个穹顶下来要多花28万。更关键的是,要是按这个参数施工,后续检测时发现原始数据不符,项目可能会被要求返工——这才是最麻烦的。”
顾沉舟咬了口包子,目光落在数据对比表上:“所以汉森的目的很明确,要么让我们多花成本,要么制造施工漏洞,等后续出问题时,再以‘技术补救’的名义夺走设计权。”他顿了顿,拿出手机拨通米勒的电话,开了免提。
“顾总,早上好。”米勒的声音带着刻意的热情。
“米勒先生,关于贵所提交的技术方案,我们发现风洞试验数据有偏差。”顾沉舟的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原始数据是9.7m/s,贵方方案里写成了10.2m/s,这导致荷载计算偏差12%。请问这是引用失误,还是故意修改?”
电话那头的呼吸明显顿了一下,过了几秒才传来米勒的解释:“哦,这应该是我们的助理在整理文件时抄错了数据,不是故意的。我会让团队立刻修改,今天中午前重新提交方案。”
“抄错?”苏晚忍不住开口,“米勒先生,原始数据在顾氏的项目数据库里,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贵所的助理是怎么拿到数据的?而且抄错0.5m/s,刚好能让结构参数达到需要‘优化’的阈值,这未免太巧合了。”
米勒的语气瞬间变得僵硬:“苏小姐,你这是在质疑我们的专业性?汉森在行业里做了二十年,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更不会故意修改数据。如果你们不相信,我们可以请第三方机构重新做风洞试验,费用由我们承担。”
“不用了,”顾沉舟打断他,“我们已经有原始数据和备份文件,足够证明贵方的失误。中午前把修改后的方案发来,另外,关于连接件的交货周期,你们承诺的30天,必须按时兑现——如果再出问题,我们会终止合作意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脉之心破渊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