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总带着点温柔的凉意,透过苏家楼下那棵老梧桐树的缝隙,在柏油路上洒下斑驳的碎金。七点刚过,顾沉舟的车就停在了小区门口,他降下车窗,指尖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两下——昨天约好今天陪苏父去城西的花鸟市场,据说那里有全市最全的鸟食和盆栽,苏父惦记了半个月。
没过两分钟,就看见苏晚挽着苏父的胳膊从楼道里走出来。苏父穿了件藏青色的薄夹克,手里提着个竹编的鸟笼,笼里的绣眼鸟扑棱着翅膀,发出清脆的“啾啾”声;苏晚则穿了件米白色的针织衫,手里拎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苏母提前准备好的水壶和纸巾,看见顾沉舟,眼睛立刻亮了,像只雀跃的小雀,加快脚步跑过来。
“等很久啦?”苏晚拉开车门坐进副驾,刚系好安全带,就把手里的热豆浆递过去,“我妈早上现磨的,甜口的,你尝尝。”
顾沉舟接过豆浆,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暖得顺着指尖往心里窜。他拧开盖子喝了一口,甜而不腻的豆香在嘴里散开,忍不住笑:“比我楼下早餐店的好喝多了,阿姨手艺真好。”
“那当然!”苏晚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转头朝刚坐进后座的苏父喊,“爸,顾沉舟说妈磨的豆浆比外面的好喝!”
苏父“嗯”了一声,视线落在顾沉舟握着方向盘的手上——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齐,握着方向盘的力度刚好,不紧不松,看着就是个稳当的人。他没多说什么,只是把鸟笼轻轻放在腿边,竹笼的缝隙里,绣眼鸟还在时不时叫两声,打破了车厢里的安静。
“叔叔,您这绣眼养多久了?”顾沉舟一边平稳地开着车,一边主动找话题。他昨天特意翻了苏晚发的朋友圈,知道这只绣眼是苏父去年生日时朋友送的,宝贝得很,每天早晚都要拎出去遛一圈。
提到鸟,苏父的话明显多了些,语气也柔和了几分:“快一年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怕人,现在熟了,听见我的声音就会叫。”他低头看了眼笼里的鸟,眼神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这鸟通人性,你对它好,它就跟你亲。”
“确实,我奶奶以前也养过绣眼,”顾沉舟顺着话头说,“那时候她每天早上都要给鸟换新鲜的水,鸟食也是自己配的,小米掺稗子,偶尔加颗熟蛋黄,说这样鸟的羽毛才亮。”
苏父挑了挑眉,看向驾驶座的方向,眼神里多了点惊讶:“你也懂这个?”
“跟着奶奶学过一点,”顾沉舟笑了笑,“不过我手笨,养死过一只,后来奶奶就不让我碰了,只让我帮忙递鸟食。”
这话让苏父忍不住笑了,车厢里的气氛瞬间松快了不少。苏晚坐在副驾,偷偷从后视镜里看父亲的表情,见他嘴角扬着,心里悄悄松了口气——之前还怕父亲跟顾沉舟没话题,现在看来,倒是她多虑了。
车开了四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城西花鸟市场。刚停稳车,就听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鸟鸣声,混着桂花的甜香和泥土的腥气,扑面而来。市场门口的梧桐树上挂着五颜六色的鸟笼,有的笼里是叽叽喳喳的画眉,有的是羽毛鲜艳的鹦鹉,还有的是体态优雅的文鸟,热闹得像个小集市。
苏父拎着鸟笼走在前面,脚步比平时快了些,显然是熟门熟路。顾沉舟跟在他旁边,偶尔帮他挡一下路过的人群,苏晚则挽着顾沉舟的胳膊,好奇地看着路边的摊位——有卖各种盆栽的,多肉、绿萝、茉莉摆得满满当当;有卖鱼的,鱼缸里的金鱼拖着大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还有卖小仓鼠、兔子的,毛茸茸的样子惹得不少小孩子围着看。
“前面那家卖鸟食的最正宗,”苏父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挂着“老周鸟食”招牌的摊位,“我一直在这里买,他家的稗子是自己种的,干净。”
顾沉舟跟着走过去,只见摊位前摆着十几个大布袋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谷物,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正给一个老太太称鸟食,看见苏父,立刻笑着打招呼:“苏老师来啦?今天要多少稗子?”
“还是两斤,再加点小米,”苏父说着,转头对顾沉舟说,“这小米是新收的,比陈米香,鸟爱吃。”
顾沉舟点点头,弯腰拿起一把小米,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确实是好米。他抬头时,刚好看见老板好奇地打量他,便笑着说:“老板,这小米怎么卖?我也买点,回去给家里的花当肥料。”
“哈哈,小伙子懂行!”老板乐了,“小米当肥料,花开得旺!跟苏老师一样,两斤算你便宜点。”
苏父看着顾沉舟跟老板聊天,眼神里多了点满意——这孩子不怯生,跟人打交道也实在,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性子。他低头给笼里的绣眼换了点新水,鸟立刻凑过来喝,发出“唧唧”的声音,像是在撒娇。
买完鸟食,苏父又拉着顾沉舟去看盆栽。市场里面有个专门卖多肉的摊位,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多肉,圆滚滚的,颜色各异,苏晚看得走不动道,蹲在摊位前,指着一盆粉色的多肉问:“老板,这个叫什么呀?好可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脉之心破渊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