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吗?”苏母忽然对顾母说,“咱们年轻时,也是这样在树下摘槐花,你勾树枝,我接,摘完了一起做槐花糕,你还总把最甜的槐花塞给我吃。”
顾母笑着点头,眼里满是回忆:“当然记得!那时候你还说,以后要让咱们的孩子也来摘槐花,没想到现在真的实现了,还多了晚晚和小周,更热闹了。”
苏晚听着她们的对话,心里满是暖意。她抬头看顾沉舟,他正扶着梯子,侧脸被晨光镀上一层暖边,嘴角带着温柔的笑,偶尔提醒小周“小心点”。她忽然觉得,这样的场景真好——长辈们聊着过去的回忆,年轻人忙着摘槐花,空气中满是槐香和笑声,像一幅温馨的老画,却又满是鲜活的气息。
摘了半个多小时,竹篮就满了。小周从梯子上下来,脸上沾了点槐花粉,像个小花猫,她兴奋地举着篮子:“苏阿姨!顾阿姨!你们看!摘了这么多!够做好多槐花糕了!”
顾母笑着帮她擦了擦脸:“是啊!够咱们吃好久了。走,咱们去厨房做槐花糕,晚晚,你跟我来,我教你怎么挑槐花,要挑刚开的,没开的太硬,开败的又不香。”
苏晚点点头,跟着顾母走进厨房。厨房是老式的土灶,灶台上摆着个大瓷盆,顾母把槐花倒进去,教她挑拣:“你看,这种花瓣展开一半的最好,又香又嫩,做出来的糕也软。把花萼摘掉,只留花瓣,不然会有点涩。”
苏晚学着顾母的样子,把花萼一个个摘掉,指尖沾着槐香,心里满是新奇。小周也跑过来帮忙,一边挑一边问:“顾阿姨,做槐花糕要不要放糖?我喜欢吃甜一点的。”
“放!”顾母笑着点头,“要放冰糖,比白糖更甜,还不腻。一会儿还要放糯米粉,咱们做两种,一种蒸的,一种煎的,蒸的软,煎的香,让你们都尝尝。”
苏父和顾沉舟则在院子里搭临时的桌子,把摘好的槐花摊开,怕闷坏了。顾沉舟一边摊槐花一边说:“爸,您说的花架,咱们下午就去买木料好不好?买那种防腐木,能用好几年,绕着‘槐葵’搭,再留个小秋千的位置,晚晚喜欢坐在秋千上看书。”
苏父点点头,手里的木板擦得干干净净:“好,下午就去。我已经量好了尺寸,搭出来肯定好看,既能让‘槐葵’爬,又能遮太阳,夏天你们在下面吃饭,凉快。”
中午,大家一起在老家吃午饭。顾母煮了槐花蛋花汤,苏母炒了槐花炒鸡蛋,还有顾父早上钓的鱼,摆了满满一桌子。小周喝着槐花汤,眼睛亮了:“顾阿姨!这汤太好喝了!比我妈做的还香!我回去也要做给我爸妈喝。”
顾母笑着给她盛了碗汤:“喜欢就多喝,下午教你做槐花糕,学会了就能做给你爸妈吃了。”
饭后,顾沉舟和苏父去买木料,苏晚、苏母、顾母和小周则留在厨房做槐花糕。顾母把挑好的槐花用开水焯了一下,捞出来过凉水,挤干水分:“你们看,焯过水的槐花更绿,也不涩了。然后放糯米粉、冰糖,揉成面团,再做成小饼,蒸二十分钟就好了。”
苏晚跟着揉面团,面粉沾在手上,像撒了层雪,她忍不住笑了:“小时候我妈也给我做槐花糕,我总在旁边捣乱,把面粉抹在她脸上,现在想想,那时候真调皮。”
苏母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啊,小时候就爱捣乱,现在长大了,能帮着做糕了。小周,你也试试,揉面团要用力,不然糕会散。”
小周学着揉面团,脸上沾了点面粉,却笑得格外开心:“我第一次做,要是做坏了,你们可别笑我。”
“不笑,”顾母笑着说,“第一次做都这样,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把糖放多了,甜得发苦,你沉舟哥还说好吃,硬吃了两块。”
大家都笑了起来,厨房的烟筒里飘出淡淡的炊烟,混着槐香,漫了满院。苏晚看着眼前的场景——顾母耐心地教小周捏槐花糕,苏母帮着烧火,小周的脸上满是兴奋,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感。她想起第一次见顾母时,紧张得说不出话,现在却能像家人一样一起做槐花糕,这种变化,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下午,顾沉舟和苏父买了木料回来,开始搭花架。顾沉舟负责锯木料,苏父负责组装,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苏晚和小周坐在旁边的板凳上,一边看一边给他们递水。小周拿着相机,拍了很多照片:“苏姐!顾哥和苏叔叔搭花架的样子好认真!我要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贴在工作室的相册里。”
苏晚笑着点头:“好啊!以后咱们看到这些照片,就能想起今天摘槐花、搭花架的日子,多有意义。”
花架搭好时,夕阳已经把院子染成了橘红色。顾沉舟扶着花架,苏父仔细检查每个接口:“嗯,很结实,明年‘槐葵’就能爬满了。晚晚,你看还满意吗?要是觉得哪里不好,咱们再改。”
苏晚走过去,伸手摸了摸花架的木料,光滑又结实,心里满是惊喜:“太满意了!谢谢爸,谢谢沉舟!以后我就能坐在花架下画画了,还能闻着槐香和向日葵的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脉之心破渊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