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顾沉舟拿起车钥匙,又顺手拿起苏晚的外套,帮她披在肩上,“外面风大,别着凉了。”
小区里的银杏树已经黄了大半,风一吹,叶子就簌簌地落下来,铺在地上,像一层金色的地毯。顾沉舟的车停在楼下,是辆黑色的轿车,很稳重,和他的人一样。他打开副驾驶的车门,等苏晚坐进去,才绕到驾驶座那边。
车子开出去时,阳光刚好越过树梢,洒在车窗上。苏晚看着窗外的街景,路边的早餐铺还在排队,骑着自行车的人匆匆而过,手里还拿着刚买的豆浆油条。她突然想起刚和顾沉舟同居的时候,两人也经常这样一起出门,他去律所,她去工作室,偶尔顺路,会在路口的红绿灯旁聊两句,然后各自奔赴目的地。
“在想什么?”顾沉舟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没什么,”苏晚笑了笑,“就是觉得,好像很久没这样一起早起出门了。之前你总加班,我也忙工作室的事,有时候一天都见不到两面。”
顾沉舟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顿,侧头看了她一眼:“是我忽略了。等这次危机过去,咱们找个周末,再去苏州玩一趟吧。你不是说,拙政园的枫叶秋天也很好看吗?”
苏晚眼睛亮了亮:“真的?”
“真的。”顾沉舟点头,“到时候咱们住上次那家民宿,晚上还去平江路吃你爱吃的糖粥,好不好?”
“好!”苏晚笑得更开心了,心里的最后一点紧张也烟消云散。原来期待未来的感觉,是这样让人雀跃。
车子到工作室楼下时,才八点四十。工作室在一栋loft公寓的三楼,是苏晚和小林去年一起租的,面积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门口挂着“晚林设计”的牌子,是苏晚自己写的,字体娟秀又有力。
“小林应该还没到,咱们先上去开门。”苏晚拿出钥匙,插进锁孔,转动的时候,手还是轻轻颤了一下——虽然知道有证据,但一想到等会儿要面对的澄清,还是有点紧张。
顾沉舟看出了她的不安,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掌心:“别怕,有我在。”
门开了,工作室里静悄悄的。阳光从落地窗洒进来,落在地板上,照亮了空中漂浮的细小尘埃。靠窗的位置是苏晚的工位,桌上还放着她昨天没带走的草稿本,旁边是一盆小小的多肉,叶片胖乎乎的,是顾沉舟上次出差带回来的。
“我先把证据整理出来。”苏晚走到自己的工位前,打开电脑。顾沉舟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拿出自己的移动硬盘:“我帮你备份文件。你把四月的初稿、七月的照片、九月的定稿文件,还有和客户的沟通记录都找出来,我一份份存好。”
苏晚点点头,点开文件夹。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文件,按时间顺序排得整整齐齐。她找到“青芜系列-初稿”的文件夹,里面有几十张草图,最早的一张修改日期是4月28日,和昨天她给顾沉舟看的草稿本上的日期一致。
“你看,这是我4月28号画的第一版草图,当时还加了点小雏菊,后来觉得太杂,就删掉了。”苏晚指着屏幕上的草图,语气比昨天稳了很多,“还有这个,5月12号的,客户说想要更‘温柔’的感觉,我把颜色调浅了,纹样也简化了。”
顾沉舟凑过去看,屏幕上的草图旁边还写着小小的备注,比如“客户反馈:银杏叶太写实,要抽象点”“颜色再浅一度,接近薄荷绿”,能看出来每一次修改都有明确的原因和时间点。
“这些都要存下来,作为创作过程的证据。”顾沉舟把移动硬盘插上,开始复制文件,“还有和客户的聊天记录,尤其是关于设计方向的,也要一起存。”
苏晚打开微信,找到和客户对接人的聊天记录,从4月底第一次沟通需求,到5月确认方向,再到9月定稿,每一次的对话都还在。她把聊天记录截图,按时间顺序整理成文件夹,递给顾沉舟:“这个也存上,客户那边也能帮我们作证,我们是从四月就开始准备的。”
“嗯。”顾沉舟接过文件夹,复制的动作没停,“对了,那个帮你扫描银杏叶照片的工作室,联系方式还有吗?可以让他们出个证明,证明你七月就去扫描过照片。”
“有的!”苏晚赶紧拿出手机,翻出通讯录,“我存了他们老板的微信,昨天小林还跟他联系过,他说可以帮我们出证明,只要我们需要,随时都能发过来。”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推开了,小林拎着一个塑料袋走进来,脸上还带着点气喘:“晚姐!顾哥!我来了!你们看我带了什么!”
她把塑料袋放在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是三个肉包和两杯豆浆:“我路过楼下的包子铺,想着你们肯定没吃早餐,就买了点。哎?你们是不是已经吃过了?”
“吃过了,牛奶燕麦和面包。”苏晚笑着说,“不过还是谢谢你,包子留着当上午的加餐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脉之心破渊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