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得到了不少将领的附和。毕竟,刘备的仁德之名与关张之勇,确实令人忌惮。
就在曹操沉吟未决之际,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从御座旁响起。一位平日里不甚起眼的汉室旧臣,不知何时已向献帝刘协进言。只见年轻的天子清了清嗓子,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威仪开口道:“曹爱卿,朕听闻,左将军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血脉纯正。如今乱世,正需宗亲屏藩王室,朕意已决,当命宗正查验谱系,将刘皇叔之名录入宗谱,以正其名!”
他顿了顿,不顾曹操瞬间变得锐利的目光,继续道:“此外,朕观禁军羸弱,欲新立一军,名曰‘翊汉’,便由刘皇叔统带,卫戍京师,曹爱卿以为如何?”
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曹操身上。给刘备“皇叔”名分,已是抬高其身份,若再让其掌兵于京城之内,无异于纵虎归山,埋下巨大隐患!
曹操脸色一沉,目光如电扫过那名进言的旧臣,吓得对方立刻缩回了班列。他转而面向献帝,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压迫感:“陛下!刘备之宗亲身份,尚需详查,不可轻信。至于新立禁军,统兵之人干系重大,需慎之又慎。刘备新附,功绩未显,岂可骤然授予京城兵权?此事,绝不可行!”
他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余地。献帝刘协被他目光所慑,张了张嘴,终究没敢再坚持,只是讷讷地低下头,袖中的拳头却悄然握紧。
经此一事,刘备虽未得到兵权,却因天子金口玉言,坐实了“刘皇叔”的身份。有了这层光环,曹操再想如程昱所言那般轻易地除掉他,便要考虑天下舆论和“杀害宗亲”的恶名,一时竟有些投鼠忌器。
退朝之后,司空府书房内,曹操揉着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烦躁。他挥手屏退左右,只留下郭嘉、程昱、荀彧等几个核心心腹。
“刘备此人……如今倒成了烫手的山芋。”曹操沉声道,“杀之,恐失人望,予人口实;放之,又如纵虎归山,寝食难安。诸位,可有良策?”
郭嘉摇着扇子,沉吟不语。程昱面露杀机,却也知道此时强行动手弊大于利。荀彧则从政治影响角度分析,认为不宜贸然行事。
争论片刻,未有定论。曹操看着麾下智囊们一时也拿不出万全之策,忽然想起了那个一连五日闭门不出、此刻想必正享受着温柔乡的家伙。他烦躁地挥了挥手,对侍立一旁的许褚道:“去!把那个懒鬼给吾叫来!整日躲在家里陪着夫人,像什么话!告诉他,若是半柱香内不到,吾便亲自去他府上‘请’人!”
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遇到难题时下意识的依赖与期盼。或许,那个总能跳出常规框架看问题的年轻人,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见解。
喜欢三国:无冕之相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无冕之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