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辞兵权?”周晏微微一怔。
“正是。”贾诩点头,“都督此前便曾向曹公表露过倾向文职之意,此次不过旧事重提,但态度需更为坚决。此举意在表明心迹,淡化拥兵自重之嫌。”
周晏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思索着这个提议的可行性。主动交出兵权,确实是最直接的表态。他目光转向郭嘉:“奉孝,你以为如何?”
郭嘉眼中光芒闪动,嘴角又勾起了那抹熟悉的、带着点玩世不恭的笑容:“文和此计,稳妥。不过嘛……”他拖长了语调,“既然要做,何不做得更绝妙一些?主公接到你的请辞,必然不会真的弃你不用,多半是明升暗降,给你个更高的虚衔,然后将平南军交由他人统领。在此交接之际,我们大可将场面搞得隆重无比,而子宁你嘛……”他促狭地眨了眨眼,“不妨在某个‘不经意’的场合,流露出一丝对此事的‘不满’或‘郁郁’,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声叹息,做给那些有心人看。”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如同分享一个有趣的秘密:“如此一来,给袁绍那边的探子传递一个信息——曹营内部,因周晏功高震主,已生嫌隙,甚至可能被剥夺兵权!若袁绍那边信了,他们会如何?或许会觉得有机可乘,试图拉拢、利用你这股‘被压抑’的力量?届时,我们便可顺势而为,或许能借此在战场上布下一个意想不到的局。即便他们不信,或不敢利用,你这支‘脱离’了主帅的平南军,在子龙这等新晋英雄的统领下,亦可作为一支奇兵,在关键时刻发挥效用。当然,战局瞬息万变,具体如何操作,还需临机应变。”
贾诩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道:“奉孝所言,深合兵家虚实之道。既然要做戏,便需做足。都督在给曹公的上表中,言辞不妨……嚣张跋扈一些。”
“嚣张跋扈?”周晏挑眉。
“正是,”贾诩解释道,“年轻人骤立大功,心生骄矜,目中无人,甚至对主公的安排有所怨怼,这才是常情。都督可模仿那等得志便猖狂的年轻将领口吻,言语间充满自矜战功、桀骜不驯之意。如此,更能取信于人,也更能……惹怒曹公,配合他演好这出‘收权’的戏码。”
周晏听着这两人一唱一和,瞬间把一个交卸兵权的被动举措,演变成了一环扣一环、虚实相生的战略布局,不由得一阵无语。他扶额叹道:“你们两个……一个兵权交接,愣是被你们玩出花来了。这是要把我和主公都架在火上烤啊?”
荀彧此时终于开口,他思索片刻,沉稳地说道:“文和、奉孝之策,虽有行险之嫌,但确是目前化解内部潜在危机、并可能反制敌人的可行之法。不过,关键在于尺度拿捏。尤其要稳定住平南军本身的军心,绝不可让将士们真的以为子宁失势,或对主公产生误解,否则便是弄巧成拙,未伤敌先损己。”
郭嘉笑道:“文若放心,明面上的说法自然是都督连年征战,功勋卓着,特晋升显爵,以彰其功。兵权移交,亦是体恤都督辛劳,令其暂作休整。只有那些嗅觉灵敏、别有用心之徒,才会从都督那‘不经意’流露的‘不满’和请辞信中那‘不合常理’的骄狂中,嗅到他们想要的味道。至于平南军,交由如今声望正隆、忠勇无双的子龙暂领,再合适不过,军心定然大安。”
周晏见荀彧也点了头,知道方案已定。他本身也不是优柔寡断之人,既然认为可行,便不再纠结。此刻,他的思绪已经开始飘飞,摸着下巴,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恶作剧和无奈的古怪神情,喃喃自语道:“所以……我现在得想办法写封信,去气一气老板?这活儿可有点技术含量……”
看着周晏那副已经开始认真琢磨怎么“作死”的模样,荀彧、郭嘉、贾诩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皆是心照不宣。荀彧眼中是欣慰与一丝担忧,郭嘉是纯粹觉得有趣,而贾诩,那古井无波的眼底深处,则是一抹一切尽在掌握的淡然。
夜色渐深,都督府书房内的灯火久久未熄。一场关乎内部稳定与外部战略的谋划,就在这看似闲适的夜宴中悄然落定。不久后,一封语气“骄狂跋扈”、主动请辞平南军主帅的奏表,便从许都发出,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了官渡前线。可以想见,当曹操展开这封与其说是请辞、不如说是“炫耀兼抱怨”的信件时,脸上会露出何等精彩又莫名其妙的表情。
喜欢三国:无冕之相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无冕之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