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太监被他吓得一哆嗦,下意识地后退几步,竟真的不敢再出声。周晏看也不看他,如同回自己家一般,带着典韦,径直推开御书房的门,大步流星走了进去。
御书房内,汉献帝刘协显然没料到有人敢不通传就闯进来,正伏在案上写着什么,闻声惊愕抬头。待看清来者是周晏,以及他身后那尊凶神恶煞的典韦,尤其是周晏那副漫不经心、甚至带着点轻蔑的态度,一股被无视、被羞辱的怒火瞬间冲上了刘协的头顶。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身体都有些微微颤抖,顺手抓起手边的白玉水杯,用尽全力朝着周晏砸了过去,声音因愤怒而尖利:“周晏!你……你主曹操尚且对朕有三分敬重!你这爪牙,安敢如此无礼!”
周晏早有准备,脚步微微一错,那茶杯便擦着他的衣角飞过,“啪嚓”一声在他身后摔得粉碎。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甚至懒得去看那碎片,只是目光平静地迎向刘协愤怒的目光,语气平淡得听不出丝毫波澜:“陛下唤我来,有何事?时间紧,任务重,若无事,臣便告退了。”
他这态度,比直接的顶撞更让刘协感到难堪和无力。刘协原本因听到风声,存了几分拉拢试探之心,想着若能借此“失意”的年轻都督之手,或可扳回些许局面,没想到迎头便是这么一盆冰水。看着周晏那副油盐不进、甚至懒得敷衍的样子,再想到自己身为天子,却连身边近臣都护不住的窘境,董承、种辑等人还在许昌大牢里生死未卜,刘备也已远走,一股巨大的悲凉和绝望瞬间淹没了他。
他颓然坐回龙椅,仿佛被抽干了力气,脸上的愤怒褪去,只剩下灰败和凄凉。沉默了良久,他才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近乎哀求的神色,声音也低沉沙哑下来:“子宁……朕,可否唤你一声子宁?”
周晏挑了挑眉,依旧惜字如金:“可。”
刘协仿佛抓住了一根稻草,开始絮絮叨叨起来,从高祖创业谈到光武中兴,又从桓灵昏聩说到董卓乱政,言辞恳切,声泪俱下,无非是希望周晏能念及汉室四百年江山,心存忠义,在这危难之际助他一臂之力,廓清寰宇,重振朝纲。
周晏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动容。直到刘协说得口干舌燥,满怀期待地看向他时,他才微微叹了一口气。这声叹息很轻,却像一块巨石压在刘协心上。
“陛下,”周晏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疏离,“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嗯,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或许你听不懂,我也不多解释。我只知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私产。如今烽烟四起,生灵涂炭,谁能结束这乱世,让百姓安居乐业,我便助谁。”
他顿了顿,看着刘协瞬间变得惨白的脸,继续说道:“至于忠义,我的忠义,是给能实现这个目标的人,而非一块冰冷的玉玺,或一个空洞的名号。言尽于此,臣,告退。”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便向门外走去。典韦立刻紧随其后,如同一道忠诚的影子。
刘协被他这番话彻底击垮,最后的幻想也宣告破灭。眼见周晏就要走出御书房,他猛地想起什么,像是抓住最后一丝希望,用尽力气喊道:“子宁!董承、种辑他们……他们虽行事鲁莽,难成大事,但罪不至死啊!可否……可否饶他们一命?削去官职,让他们伴朕左右,了此残生即可?朕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啊!”
周晏的脚步在门口顿了一下,却没有回头,只是抬起手,随意地朝身后摇了摇,然后便带着典韦,消失在门外。
身后,隐约传来皇帝压抑不住的、绝望的痛哭声,那声音充满了不甘与悲戚。周晏脚步未停,心中却并无多少快意,反而有些索然无味。他摇了摇头,低声自语:“唉,何必呢……还好你遇到的是我,要是让孟德亲自来处理,从这御书房到宫门口,怕是每一步都得用血来铺了。”
回到平南都督府——如今或许该叫许昌令府邸了——周晏将那点朝堂上的糟心事抛在脑后。刚进书房,便看到贾诩如同一个灰色的影子,安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他。
“文和,有事?”周晏随口问道,给自己倒了杯水。
贾诩微微躬身:“都督,董承一干人犯,依旧关押在许昌大牢,等候最终处置。”
周晏闻言,嗤笑一声,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厌恶:“这帮人,除了整日想着争权夺利,给天下添堵,还能干什么?真是百无一用。”他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对了,吕布、张辽、高顺,还有那个在司空府门前,能使大斧硬接子龙一枪的将领,都还关着吧?”
“是。吕布昏迷,由太医照料。张辽、高顺、徐晃皆单独关押。”
“徐晃?哦,对,是叫徐晃。”周晏想了起来,点了点头。他摸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孟德走前,许都事务由我与文若酌情处理。我总得做点事情,不然文若兄怕是要提着戒尺来找我谈话了,想想都头疼。”他看向贾诩,“文和,明天一早,把张辽、高顺,还有那个徐晃,都带过来我见见。”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并不多问,只是平静地颔首:“诩,明白。”随即,他便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
喜欢三国:无冕之相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无冕之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