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晏那“撤围”二字,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中军大帐内激起层层涟漪,久久未平。烛火摇曳,映照着帐内众人神色各异的脸庞。曹操虽已拍板定策,但如何将这幅精妙的蓝图一针一线绣入现实,仍需细细推敲。众人并未散去,依旧围在那张占了大半个营帐的牛皮地图前,低声议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静而紧绷的算计。
贾诩悄无声息地挪步至周晏身侧,他身形瘦削,如同幽潭边静立的苍鹭,目光扫过地图上犬牙交错的势力标记,声音平稳无波,却字字敲在关键处:“都督,既定‘坐山观虎斗’,我军眼下便需暂敛锋芒。首要之务,是遣一能臣,秘密接触袁谭,将朝廷——实为我方之‘善意’与册封,准确递出。此乃撬动全局的第一根杠杆,此人须得能言善辩,机敏过人,更需临危不乱,堪当大任。”
他语速不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微微停顿,目光似有若无地掠过身旁正摸着下巴、盯着地图某处神游天外的周晏,语气里添了一丝几不可察的“预防”意味:“此行关键,在于令袁谭深信,我军后撤乃是迫于其势大,或是有意成全其‘清君侧’之大义。言语之间,需将其退路彻底堵死,务必使其与袁尚绝无丝毫转圜余地,唯有与我合作、与袁尚死战这一条路可走。”
说到此处,贾诩仿佛不经意般,又淡淡追加了一句,彻底堵死了某种可能性:“至于人选,都督不必费心,诩已有人选,并已派人紧急传令,命其从许都都督府星夜兼程赶来军中报到。”
周晏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手指无意识地在代表邺城的黑点上画着圈,闻言侧过头,看向贾诩那张古井无波的脸,瞬间便读懂了他那未宣之于口的心思——这是生怕自己“奇思妙想”上头,又像上次去黑山见张燕那般,亲自跑去袁谭营中玩心跳。他不由得哑然失笑,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几分戏谑与自嘲:“文和啊文和,你这可真是……防贼似的。我可没打算自己去。那张燕是求条活路的山大王,我去了是给他壮胆。那袁谭么……”他撇了撇嘴,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表情夸张,“我好歹是逼死他老爹的‘元凶’之一,万一他杀红了眼,不管不顾一刀囊死我呢?我找谁说理去?这亏本买卖,我周子宁可不干。”
他这番毫不避讳的自黑,配上那生动搞怪的表情,顿时让帐内凝神倾听的众人忍俊不禁。连一向面色沉肃如铁的曹仁、徐晃等将领,嘴角都忍不住向上弯了弯。曹操更是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笑骂一句:“你这惫懒小子,倒还知道惜命!”帐内原本沉凝的气氛,为之一松。
“行了,别卖关子了,”周晏笑着转向贾诩,饶有兴致地问,“你挑中的这把‘快刀’,究竟是何方神圣?”
“并州,温恢,温曼基。”贾诩平静吐出名字,如同陈述一件寻常公事,“原在尚书台为吏,考评俱优,沉稳机变,口才便捷。都督府初立,征辟贤才,其名在列,现已是我都督府幕僚之一。”
周晏眨了眨眼,在脑海里快速搜索了一下这个名字,似乎有点印象,但又确实对不上号。毕竟他那都督府架子搭起来后,具体人事大多甩给了贾诩,他自己连属官名单都懒得细看。他“哦”了一声,了然道:“原来是他。既然文和你如此推崇,那等人到了,我可得好好‘考教’一番,看看是否真如你所言,是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一旁的曹操听着,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指着周晏对左右道:“瞧瞧,瞧瞧!自已都督府新招募的得力干才,自个儿都认不全!子宁,你这甩手掌柜当得,可真是彻底!”话语里虽有责备,更多的却是一种近乎纵容的无奈。众人又是一阵低笑,周晏也只是嘿嘿一笑,浑不在意,仿佛这本就是天经地义。
战略既已商定,细节又有人操持,前线大军便保持了一种异样的“默契平静”。曹军不再积极调动,攻城器械收敛了锋芒,仿佛真被无形的绳索绊住了手脚。而邺城与袁谭营寨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峙感,则在无声中愈发浓烈,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数日后,一骑快马带着仆仆风尘驶入曹军大营。一位身着青衫、年约二十七八的文士,在贾诩亲随的引领下,步履沉稳地走向中军大帐。他虽长途跋涉,官袍下摆沾了些尘土,但仪容整洁,目光清明,正是日夜兼程赶来的温恢,温曼基。
得到通报的周晏、曹操、郭嘉、贾诩等人皆在帐中。周晏放下手中正在把玩的一支炭笔——他惯用这东西在地图上写画,抬眼打量这位被贾诩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只见温恢行礼之间不卑不亢,声音平稳,不见丝毫旅途劳顿的疲惫:“属下温恢,拜见丞相,周都督,郭祭酒,贾先生。”
周晏没有多余的寒暄,他向来厌恶那些虚头巴脑的客套。直接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地图前,拿起炭笔,在代表袁谭军营的位置上重重一点,目光锐利如出鞘冷锋,瞬间钉在温恢脸上,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单刀直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无冕之相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无冕之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