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数据,浩天迅速调整了后续的“无为”策略,使其更具针对性。
他下令监察厅:
1. 建立“心绪热点图谱”:将孙悟空自发流露的思绪进行分类标记(如“怀旧/花果山”、“观察/自然现象”、“哲理/佛道思辨”、“愤懑/当下处境”、“好奇/外界动静”等),分析其出现频率与关联性,找出其潜意识中最关注的点。
2. 实施“精准环境微调”:在不进行直接信息灌输的前提下,对五行山周边环境进行极其精细的“背景式”调节。例如,当监测到孙悟空产生对花果山的思念时,可引导一丝源自东胜神洲方向的、带有花果山特有灵果清香的山风徐徐拂过;当其表现出对某种自然现象(如雷电)的好奇时,可确保下一次雷雨天气时,雷电的形态或声响更富变化,但绝不人为制造异象。
3. 启动“被动应答机制”:允许值守仙官在孙悟空偶尔对着空气提出疑问(如“心能转境”是何意)时,可以“恰好”路过,并以极其简短、中立、不带说教色彩的语气,给出最基础的解释(如“乃佛门术语,意指心境可影响对外境的感知”),然后即刻离开,不做任何延伸讨论。目的仅是满足其瞬间的好奇心,而非引导。
这一系列更加精细化的“无为”操作,效果愈发显着。
孙悟空对于那偶尔飘来的故乡气息,会深深吸气,眼神中流露出短暂的迷离与柔和。对于仙官偶尔“路过”给出的只言片语,他起初会嗤之以鼻,但过后往往会独自嘀咕琢磨半晌。他甚至开始尝试用自己那套野路子的逻辑,去理解“心能转境”,时而觉得有理,时而又觉得是胡说八道,但这种主动的思维活动,本身就极具价值。
与此同时,佛门那边也察觉到了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变化。
阿难尊者发现,在诵经间隔拉长后,孙悟空虽然依旧不喜佛法,但偶尔会在他们诵经时,不再纯粹地闭目塞听或破口大骂,而是会竖起耳朵,似乎在捕捉经文中某些能触动他当下心绪的只言片语,比如关于“解脱”、“自在”的论述。虽然听完后多半还是嘲讽,但那种倾听的行为本身,已是一个微小的进步。
阿难尊者将这一观察回报灵山。如来佛祖慧眼观照三界,默然片刻,对观音菩萨道:“心猿意马,渐露真形。强制缰绳,反促其狂。当下之势,堵不如疏。日后教化,可多从其本性出发,引其自悟,而非强灌。”
观音菩萨领命,心中已开始构思如何将佛法精义,与孙悟空此刻流露出的对“自由”、“家乡”、“力量掌控”的渴望相结合,进行更巧妙的阐述。
然而,这种“自然状态”也并非全然无害。
监察厅的数据也警示,在长久的孤寂与自由的思绪放飞中,孙悟空神识深处,那一点被镇压五百年来积累的、近乎偏执的“脱困执念”,非但没有消散,反而因其思维愈发活跃而变得更加清晰和强烈。这种执念,如同一座暗流涌动的火山,是其所有复杂心绪的底层基石,也是未来最大不确定性的来源。
【群公告】:监测到目标孙悟空“自然状态”下,核心“脱困执念”呈强化趋势。此为本性驱动,无法消除,需纳入长期风险评估。
【祖龙】嬴政:“…执念乃动力之源,亦为毁灭之根。驾驭得当,可成伟力;失控狂飙,则覆水难收。对此执念,既不可强行压制,亦不可放任自流。当思如何引导其宣泄之方向。”
【真武】张三丰:“阿弥陀佛…烦恼即菩提。执着解脱,亦是修行。关键在于,令其明了,何种‘自由’方为真自由,何种‘脱困’方有真意义。”
浩天(昊天上帝):“执念如火,可熔铁,亦可焚身。未来之引导,核心在于为其‘火’寻一‘炉’,导其向‘炼’而非‘焚’。”
通明殿内,浩天凝视着光屏上那幅愈发清晰的“心猿真性图”,目光深邃。他明白,经过五百年的镇压与近期策略的调整,孙悟空正在经历一场缓慢而深刻的内心演变。其本性中的诸多侧面,正在这特殊的“无为”环境下,逐渐显现出来。
“真实的,往往比设计的更复杂,也更有趣。”浩天轻声自语,“看来,对这心猿,不能再以简单‘驯化’或‘利用’视之。或许……将其视为一个特殊的‘合作伙伴’或‘谈判对象’,才是更长远的思路。”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更深入地理解他,等待他,并在合适的时机,伸出那根既能约束又能指引的“缰绳”。无为而治,初见真性,真正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喜欢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