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传令!曹操嘶哑着嗓子下令,全力收整败军,集结后立即退守襄阳。
此刻的曹操已不敢妄想反击。经此一役,十万大军折损殆尽。更令他忌惮的是,至今仍不知诸葛川从何处调来多少兵马。在弄清虚实前,他断不敢再犯险境。
眼下只盼文聘能速速率援军接应。若让孙权知晓这场败绩,必会趁火 ** ,届时这支残军将雪上加霜。
午后的北彝陵。
孙权策马而至,与先锋大将吕蒙、甘宁汇合。眼前是被俘的两千余名曹军溃兵——这些人在夜间逃亡时迷失方向,最终落入吴军之手。
望着密密麻麻的俘虏,孙权沉默良久,终于低声自语:“曹操拥兵十万,攻打仅有三万守军的江陵城……竟就这样败了?”
他的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随行的徐盛、丁奉、陈武、周泰等人更是惊愕不已。
“这怎么可能!”
“曹操怎会败得如此之快!”
“攻城方反被守军击溃?简直闻所未闻!”
众人议论纷纷,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早已抵达的甘宁与吕蒙对视一眼,苦笑摇头——他们初次听闻曹军溃败的消息时,反应与众人并无二致。
吕蒙上前一步,沉声道:“主公,事实便是如此。”
“曹操确实败了。”
“据俘虏所言,曹操抵达江陵后,因大雨延误,本不打算立即攻城。”
“只是派遣将领挑衅守城的赵云。”
“未曾想……”
“赵云单骑应战,以一敌 ** 落下风,更斩杀了曹休、许褚两员大将。”
“盛怒之下,曹操不顾暴雨下令强攻。”
“然而祸不单行——”
“攻城途中,刘备麾下魏延、诸葛川率援军突至,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杀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
“十万大军,就此一夜间溃败。”
说到此处,吕蒙自己亦觉离奇。
若非此地并非赤壁……
他几乎要以为,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重演。
孙权听罢吕蒙的辩解,脸上写满了无奈。
好一个曹孟德!
真不知该如何评价你!
若派曹仁出战,自己坐镇襄阳,何至于惨败至此?
败了就败了。
偏偏连累我也跟着倒霉,好处没捞着,反倒惹了一身麻烦。
孙权惋惜地连连摇头。
就在话音刚落的瞬间。
轰隆!轰隆!
大地突然剧烈震颤,仿佛地底有巨龙翻滚。
远处的地平线上。
一支高举帅旗的南郡军队逐渐显现。
北彝陵地区。
江东军临时营地。
察觉异动的孙权神色如常,丝毫不显慌乱。
原因很简单。
如今南郡境内,仅存三方势力。
曹操既已败退。
最可能出现的就是赵云、徐庶统领的南郡部队。
孙权笃定刚经历大战的南郡军不会立即对他们动武。
即便他此行确实另有所图。
但表面功夫。
双方不是还没撕破脸吗?
思及此。
孙权极目远望。
果然。
正如他所料,来的正是南郡军。
这支队伍规模不大。
约莫三千余骑。
传令各部,保持警戒!
若不出所料,领兵的应当是诸葛子瑜之子,诸葛川。
“且听此子如何分说。”
江东众将犹疑未决时,孙权率先开口。
言毕排众而出,径直来到阵前。
他眯起双眼,凝视着单骑而来的白衣少年。
“弱冠之年...”
“恍惚间竟似公谨复生。”
“惜哉!”
“待孤知晓时...”
“木已成舟!”
“此子已被子瑜过继给孔明!关中捷报,天下皆知。”
孙权低声轻叹,字字透着难以掩饰的赞许。
这番言语引得众将默然。
无论是关中战役,抑或近日江陵之战...
少年展现的韬略,令宿将们黯然失色。
纵观江东群英,
竟无一人可比肩。
数载光阴前,
唯有早逝的周都督有此风姿。
念及周瑜早陨,又思诸葛川错投刘备,众将胸中翻涌难平。
若公谨尚在...
若这少年效忠吴侯...
或许,
江东铁骑早已问鼎中原。
纵使难成霸业,
此刻荆州也该尽入彀中。
何至进退维谷。
马蹄声近,
白衣少年已至阵前。
他忽生一念:
此时若张弓搭箭...
然而,这个想法在诸葛川心中稍纵即逝,他很快便将其否决。
原因很简单。
就像赤壁之战后,刘备诸葛亮等人特意安排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一样,曹操那时绝不能死。如今的情形也类似,孙权同样不能死。
赤壁之战时,倘若曹操身亡,获益的只会是江东势力。孙权很可能乘势北上进军中原,使其势力膨胀到难以控制的地步。到那时,孙刘联盟将不复存在。刘备要么沦为江东的附庸,要么被江东吞并,别无他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