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东西!”童渊笑骂着拍案而起,“还不速开中门!让侍卫们都列队候着!”见老管事手忙脚乱的模样,又补了句:“备好今年收的茉莉香片——王妃最爱这个。”
鎏金车辕在阳光下灼灼生辉,五匹雪白骏马踏着整齐步伐停在石狮前。御林军铁甲铿锵声中,刘凤执起蔡琰的手踏下车辇,玄色蟠龙纹王服与妃红蹙金裙裾交映生辉。
“师傅安好。”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时,厅内两位老者已撩袍欲拜。刘凤箭步上前扶住二人肘弯:“折煞学生了!”触到郑玄衣袖里藏着的《周礼》竹简,不由苦笑:“连您二位都要行大礼,明日怕是要被太史令参个‘悖逆人伦’的罪名。”
郑玄捋须笑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纵使殿下念旧,老臣也不敢乱了纲常。”侍从撤去主位茶盏时,他特意将青瓷盏往蔡琰手边推了半寸——去年王妃夸过这釉色。
待众人落座,刘凤摩挲着腰间玉璜轻叹:“自受封燕国以来,故交要么战战兢兢称臣,要么拐弯抹角讨官。今日见师傅们这般...”琥珀色茶汤映出他微蹙的眉头,“倒让我疑心,究竟是孤王头上这顶旒冕变了,还是人心变了。”
刘凤此刻并未自称"寡人",而是以私人身份询问两位恩师。
郑玄解释道:"王上并未改变,我们也没变,变的是王上的身份地位。当年您还是侯爷时,大家相处自然。如今您承袭祖上王爵,开辟疆土,自然要遵循君臣之礼。"
"罢了,不提这些。"刘凤挥手终止话题。
童渊见状连忙调节气氛:"今日是王妃初次拜访,咱们应当好好款待才是。"
厅内渐渐热闹起来,众人谈起旧日趣事,时光悄然而逝。
刘凤望了望天色,起身告辞:"时候不早,我们该回了,诸位不必相送。"蔡琰随之起身。
"恭送王上、王妃。"郑玄与童渊躬身行礼。
刘凤牵着蔡琰走出府门,将她扶上那辆由五匹白马牵引的华贵马车。数百名御林军策马护卫,严密戒备着护送王驾回宫。
回宫后,蔡琰带着宫女去给甄姜请安,刘凤则独自前往永宁殿。
殿内,刘凤正独自煮茶。这种经过他改良的烹茶方式,摒弃了往昔杂乱添加的旧习,改为先炒制再冲泡,更能激发茶香。这种新式饮茶法已在燕国广为流传,就连洛阳城的权贵们也争相效仿。
刘凤素来爱饮酒,闲暇时也常独坐品茗。他的永宁殿中收罗了不少珍稀茶叶。
这日刘凤刚沏好新茶,赵云便闻讯而至。
银甲将军躬身抱拳:"主公。"
"坐。"刘凤指尖轻点案几,"尝尝新煮的茶汤。"
赵云落座执盏,先嗅后啜。他跟随刘凤最久,向来最先接触新鲜事物。
"栗香清冽,叶底鲜活。"他放下茶盏笃定道,"可是明前龙井?"
刘凤抚掌大笑:"子龙竟成了茶道行家。"自己也浅啜一口,忽然正色道:"昨夜高祖入梦。"
"噗——"赵云呛出茶水,慌忙拭去水渍,"高祖托梦?"
"高祖预见大汉将陷百年战火。"刘凤指节叩击案几,茶汤泛起涟漪。
"百年战火?"赵云虎目圆睁。
刘凤续满茶盏:"依你看,如今江山如何?"
赵云沉吟良久:"民生凋敝,饿殍遍野。近年天灾兵祸不绝,西凉叛乱未平,黄巾余焰又起,此起彼伏......"
朝廷府库空虚,天子昏庸,权臣横行。十常侍等宦官与何进为首的外戚明争暗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各地豪族借黄巾之乱扩充势力,手握重兵。若遇明君尚能力挽狂澜,然当今天子性情懦弱,断无此等魄力。
王上亦曾言,陛下龙体欠安。倘若天不假年,幼主继位,再逢朝局动荡,恐将重演东周诸侯混战之局。
赵云与主君相处日久,深知其素来厌恶朝中权贵。此刻既蒙垂询,便直言不讳道尽时弊。
刘凤饮尽杯中茶,长叹道:"子龙真知灼见!如今天子不贤,朝纲败坏。大汉立国四百载,积弊已深,如今正是总爆发之时。不过..."他忽然话锋一转,"尚有一处关键子龙未曾言明?"
赵云面露疑惑:"请主公示下。"
刘凤放下茶盏,遥指北方:"漠北胡患。纵使中原诸侯混战如春秋战国,高祖也不会专程托梦。怕只怕中原内耗之际,胡人养精蓄锐。待我大汉元气大伤时挥师南下,届时以何御敌?"
赵云闻言,背脊发凉,冷汗浸透衣衫,种种可怖景象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北方草原各部——鲜卑、乌桓、丁零、扶余、坚尾,虽时有摩擦,却尚未爆发大规模战事。
鲜卑部族虽在渔阳之战折损十万兵马,却未动摇根本,其王庭仍可集结数十万精骑。
南匈奴盘踞河套数百年,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若真如大王所言,大汉百姓将坠入无尽深渊。
刘凤神色凝重,叹息道:"子龙,寡人所言绝非夸大其词。"
"中原百年战火,不过轻描淡写。"
"按天机所示,天下将要动荡四百余载,方得太平。"
"高祖托梦告知,百年乱世后虽有过短暂统一,旋即又陷战火。"
"届时汉人仅存七百万之数。"
"而今大汉百姓五千万众......"
"可想而知,战事何等惨烈。"
"更可怕的是,两百年后......"
"异族肆虐中原,汉人几近灭族,仅存数十万。"
"所幸有英雄挺身而出,才保住汉人血脉。"
"子龙,现在该明白寡人用心良苦了吧?"
"正因寡人身负高祖血脉,才得天机预警,挽救这摇摇欲坠的江山,拯救千万黎民。"
"为何对胡虏赶尽杀绝?"
"为何不杀黄巾战俘,反将其充作奴隶?"
"皆是为了保全中原元气啊!"
这是
此时多一人,日后我们的后代就能多一份远离兵灾的可能。
刘凤将手中渐凉的茶一饮而尽,说完这番话后,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又浮上心头,眼前仿佛浮现史册中记载的那幕人间惨剧。
喜欢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