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那打算在杂货铺售卖的手衣,没几日便有了第一批成品。
这十双手衣,原是李盼芙从赵攸那里听说了虎子的打算后,寻了家里的碎布头,依着最简单的样式,缝制起来。
这手衣样式本就简单,只求针脚细密匀称,无需繁复花样,大半日便缝好了十双。
她将这一叠手衣送到了赵家,交由月盈代为转交给虎子。
虎子拿到这些手衣时,又是感动,又是过意不去--
让未过门的妻子为他这般操劳,实在让他有些难为情。
不过东西既已做好,他也未扭捏,将十双手衣里外都均匀地刷上油,晾在通风的廊下。
待桐油干透,手衣变得挺括,触手坚韧防水,虎子便送到了李家的杂货铺。
李大爷自是热心,逢有相熟的客人上门,便会拿起一双手衣热情推荐:“瞧瞧这新巧物件!刷了桐油不怕水浸!干活时戴着,护手又不会冻着。”
可多数客人拿起这新奇玩意,翻看几下,脸上多是犹疑。
有人直接摇头:“干活习惯了,戴这个反倒碍手碍脚。”
也有人将信将疑:“戴这个真能防水?”
李大爷解释:“平日戴着或许不惯,可到了寒冬腊月,井水冻得刺骨,便知它的好处了。防水是肯定的,您想,那雨伞不也是用布刷了桐油做的嘛!”
尽管他说得口干舌燥,那十双手衣在最显眼处摆了好几日,问津者却依旧寥寥,竟连一双也未能售出。
虎子得知情况,丝毫不气馁,反而宽慰起李大爷。
“如今天还不算冷,用不上。等到了井水冻手的时节,大家自然就知道它的好处了。”
一转眼便到了八月初八,虎子和李盼芙定亲的日子。
赵惊弦特意向署衙告了一日假,小鲤也向族学告了假。
天光放亮,赵家便都已起身。
一家人都换上了颜色鲜亮的衣裳,人人脸上都带着喜气。
两个孩子更是打扮得喜庆。
小鲤穿着一身簇新的石榴红绫裙,一头乌发梳成双丫髻,各簪了一对小巧的珍珠发梳,灵动可爱。
团团则是一身宝蓝色绸缎小褂,同色的头巾包裹着圆圆的脑袋,分外精神。
赵母看着眼前这一对宝贝孙儿,真真是年画里走出的金童玉女,喜得眉开眼笑,搂在怀里心肝肉儿地夸个不停:“哎呦,瞧瞧我们小鲤,这一打扮,一看就是有福气的!还有我们团团,这精神劲儿,俊得不得了!”
虎子前一日便将绑了红布的聘礼一件件搬上马车。虽李家离得近,但考虑到米面沉重、酒水易洒,还是装在马车上最为稳妥。
赵惊弦也将亲手写就的婚书与庚帖交予赵母收好。
估摸着差不多到时辰了,赵母领着众人出了门。
虎子牵着载了聘礼的马车紧随其后。
除了月盈、秋禾与阿蔓留在家中,一家人皆步行前往。
一行人衣着鲜亮,笑语晏晏,巷子邻里见了纷纷道贺,更添了几分喜庆。
很快便到了李家门前。
李大爷和李大娘早已候在门口,两位老人今日穿得比提亲时更为隆重,身着同色系的暗红色团花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满面红光,喜气盈盈。
“见过李爷爷、李奶奶!”小鲤和团团齐齐上前,乖巧地问好。
最爱孩子的李大娘一见这对粉雕玉琢的娃娃,顿时眉开眼笑,连声应着“好孩子”。
一番亲热后,李大爷笑着将众人往屋里迎:“快请进,快请进!茶水点心都备好了,就等着你们来呢!”
赵家人进了院子,虎子和赵惊弦便开始将马车上的聘礼一件件往下搬。
李大爷和李大娘看着两人将系着红绸布的酒坛、装着米面的袋子、布匹等物什往堂屋里搬,笑得合不拢嘴。
待所有聘礼都整齐地摆放在堂屋一侧后,两家人这才相互礼让着在八仙桌旁落座。
堂屋内布置一新,桌上整齐摆着各色干果点心,几盘刚洗净的鲜果上还挂着水珠。
李大爷和李大娘热情地招呼着,赵母自然被让到了上首,赵惊弦与玉娘相伴坐在她右手边的两张木椅上,再往下是虎子、赵攸。
小鲤和团团因位置不够,便相继坐到了李大娘下方。
众人坐下后,李盼芙端着茶水点心从里间走出。
她今日穿了身水红色的襦裙,乌发绾成垂鬟髻,发间只簪一支简单的珠花,眉眼含羞却姿态大方。
她依次为长辈们奉茶,轮到虎子时,两人目光一触便都红了脸,迅速低下头去。
虎子局促地接过茶盏,瞥见她耳垂上戴着的正是他上次送的丁香耳坠,心头一热,脸上更是发烫。
茶毕,赵母取出赵惊弦亲手誊写的婚书与虎子的庚帖,李大爷也郑重地拿出早已备好的李盼芙的庚帖。
在两家人的见证下,虎子与李盼芙各自在婚书上签下名字,长辈们随后交换了庚帖。
至此,这门亲事便算是正式定下。
李盼芙见礼成,对着众人浅浅一礼,转身往厨房去了。
李大娘笑着对赵家人说道:盼芙这孩子别的不敢说,做的菜色却是一绝。今日特意准备了几道拿手菜,你们可得好好尝尝她的手艺。
赵母立刻笑着接话:那可一定要好好尝尝盼芙的好手艺。
玉娘也柔声附和:今日我们可是有口福了。
在座众人脸上都面带笑容。
人精似的团团拍着小手,笑嚷道:既然盼芙姑姑做菜这么好吃,那我可要吃得饱饱的!
玉娘与赵惊弦相视一眼,都忍俊不禁。
他们哪里看不出这孩子是趁机想要尽情吃肉,不过想着今日是定亲的好日子,又是在别人家中,便也由着他去,没有出声约束。
李大娘被孩子天真烂漫的模样逗得开怀,好好好,保准让你吃个够!
正说话间,厨房已传来切菜的清脆声响,想必是李盼芙已在灶台前忙碌起来。
赵攸站起身来,朝李大娘和李大爷道:我去给盼芙搭把手。
李大娘和李大爷连忙摆手:这怎么行!你是家中贵客,哪能让你忙活。
赵母笑着接过话:两家人都这样熟络了,小攸平日里也常来你们家走动,再说客人就见外了。盼芙一个人要张罗这么多人的饭菜,定是忙不过来,就让小攸去帮帮忙罢。
喜欢遗孀与忠犬小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遗孀与忠犬小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