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耕自龙椅高台缓步而下,玄色衣袂掠过石阶。他站定在众人面前,眉宇间笑意尽敛,沉声道:诸位皆是摸金校尉精锐。经挪威帝国古墓一役,本王认为大队已具备正式运作之资。
他屈指叩响腰间玉带,继续道:然则——话音稍顿,5.5支小队若共探一墓,徒耗人力。故而本王决议,命尔等自军中遴选壮士。寒星般的目光扫过众人,不需传授精妙技艺,唯求其能随行运宝即可。
校尉们闻言相视,皆明其意。这支百人队伍分作七八支小队,纵使能破墓取宝,亦难独力运出所有明器。此番扩编,正是为此。
### 新选将士无需精通堪舆之术,唯需体格强健,能随校尉深入墓穴。待地宫开启,这些军士便负转运之责。
领命后,众人即刻奔赴军营。不过三日,摸金校尉大队已扩至千人规模。每位小队长麾下除原有数十精锐,更添数百精兵。所选士卒皆出自刘耕系统中兑换的帝国悍卒,个个皆是以一当十的虎狼之士。
最难得者,这些系统所出甲士悍不畏死。令出必行,纵使刀山火海亦无半分迟疑。
刘耕负手立于校场,望着旌旗下林立的铁甲洪流,唇角微扬。待检视完毕,方转身登台,召利安近前。
暮色中,君王抬手按在利安肩甲上,鎏金护指映着最后一道残阳。
刘耕目光深沉地注视着利安,沉声道:利安,此等重任唯有托付于你,莫要辜负本王的一片厚望。
说罢,他重重拍了拍利安的肩膀,以示郑重。
果然,利安神情肃然,向刘耕拱手行礼,郑重承诺道:请王上放心,属下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辜负王上所托。
半月时光转瞬即逝。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大汉帝国精兵,如今已具备下墓探寻的资格。
与此同时,曹操等人奉命采购物资之事也进展顺利。然而大汉疆域辽阔,想要集齐全国资源并非易事。考虑到帝国大业不能停滞,刘耕遂传令召回曹操等人,吩咐他们将采购事宜交由下属处理。
起初,曹操等人对此任务兴致勃勃——毕竟大汉何时有过如此阔绰之举?他们自然也想体验一番挥金如土的快意。
可这半月来,他们几乎马不停蹄,除了不断采购物资派人送回,便是日夜兼程赶赴各地。久而久之,身心俱疲。但想起临行前在刘耕面前立下的军令状,众人只得咬牙坚持。
当接到刘耕召回的诏令时,曹操等人喜出望外。原本需要七日的行程,归心似箭的众人竟只用了五日便赶回刘耕身旁。
看来这趟差事让你们吃了不少苦头啊。
刘耕瞧着众人难掩喜色的面容,不由出言调侃。其实他早料到此番差事会让曹操等人备受煎熬,却故意不说破,权当看个热闹。自始至终,他本就没打算因任务未竟而责罚他们。
听得刘耕打趣,曹操等人不好意思地挠头憨笑。却见刘耕忽然敛去笑意,正色道:接下来...
大汉帝国西征决策
刘耕环视殿内众将,沉声道:诸位,我军在挪威境内耽搁太久,是时候继续西进了。
曹操闻言率先出列:主公,末将建议先取爱沙尼亚。
刘备立即跟进:臣附议,爱沙尼亚确是最佳选择。
孙权见状也上前一步:此国颇为特殊,值得重视。
刘耕挑眉:哦?区区小国竟得三位同时推荐?
三人相视一眼,却都不肯先开口解释。殿内气氛顿时凝滞。
看着这微妙的局面,刘耕暗自摇头。这三人的相处之道,倒与史书记载如出一辙。
**
或许是上辈子对曹操的印象太深,这个名字在刘耕脑海中总是最先跳出来。接到刘耕的命令后,曹操得意地冲刘备二人笑了笑,仿佛打了场大胜仗。
刘备二人则满脸失落,眼中的失望藏都藏不住。
“主公,爱沙尼亚虽是西方小国,却与众不同。”曹操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解释为何要攻打此地。
经过曹操的说明,刘耕终于明白:爱沙尼亚是西方少数从未臣服于任何帝国的王国。国土不大,人口不多,但民风彪悍,全民皆兵。他们如同平头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尽管实力比不上帝国,但任何敢打他们主意的国家,都会遭到疯狂报复。久而久之,再没帝国愿意招惹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国力大损,捞不到好处,还可能被敌国趁虚而入。
因此,爱沙尼亚成了西方最特殊的王国。有趣的是,他们对罗马帝国格外敌视,甚至多次主动开战,且屡次小胜,拖累罗马帝国的大事。至于后来罗马为何避其锋芒,至今无人知晓。
刘耕坐在挪威帝国的龙椅上,手指轻抚下巴,沉思片刻后开口:“难道不能收服这个王国?我对它很感兴趣。”
一路走来,西方诸国大同小异,唯有 **
刘耕初次遇到爱沙尼亚这样的王国,心中产生了劝降的念头。
当刘耕提出这个想法后,曹操等人面露难色。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已养成战前研究对手的习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