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沙尼亚。终有一日,举 ** 民都会感激您的抉择。
这番话果然让希尔曼神色渐缓,朝老元帅微微颔首。
但老元帅,本王这次...真的做对了吗?
不战而降绝非我国传统,这未免太...
希尔曼总觉得此事透着说不出的古怪,心中淤塞着难以言喻的窒闷。
老元帅不等希尔曼说完,便笑着打断了他。
陛下,您对大汉帝国的实力应该很了解吧?
希尔曼皱着眉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听着老元帅的讲解。
大汉帝国之力,绝非我们这样的小国能够抗衡。说实话,即使西方最强的罗马帝国也非其敌手。
老元帅说完深吸一口气,静静地注视着希尔曼。
其实这些道理希尔曼何尝不明白,只是心中的坎始终难以迈过。
沉默良久,希尔曼长叹一声:老元帅,本王明白,只是......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剩下满脸的无奈。
罢了,既然决定归顺大汉帝国,就不必多想了。我们只需按刘耕大帝的要求行事即可。
希尔曼转身缓步走向后宫,背影显得格外落寞,透着一股英雄末路的悲凉。
无一人上前劝慰。这个时候但凡有人喊住希尔曼,告诉他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他定会立刻改变主意。可惜在场的文臣们都认为归顺大汉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待希尔曼身影消失,文臣们立刻忙碌起来。他们纷纷开始为自己找出路,联系刘耕表明心迹,希望能在大汉谋得一官半职。毕竟在强大的汉帝国眼中,他们这些爱沙尼亚的文臣恐怕不值一提。
刘耕接到这些书信后,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加理会。
“主公,看来我大汉帝国在西方已威名远扬,这些西方人竟主动放低了姿态。”曹操等人得知此事后,围在刘耕身旁,略带讥讽地调侃起来。
说实话,曹操等人听闻此事,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刘耕微微颔首,随手将未拆的信件扔到一旁,神色轻蔑道:“不过是一群无聊之徒,无需理会。”
随后,他继续研究起西方疆域的地图。
虽然大汉已在西方攻占大片领土,但仍有不少势力盘踞各处。这些势力虽不强,却分散占据各地,若不能一一击破或招降,便称不上完全掌控西方。
因此,刘耕正考量下一步军事行动——是集中兵力强攻,还是继续逐步扫荡。
他之所以给希尔曼下达任务,实则是在等待资源补给。无论是利安盗墓所得,还是派人回帝国采购,物资运抵尚需时日。刘耕预留一个月,正是为此。
另一边,爱沙尼亚大军已倾巢出动。为尽快完成任务,希尔曼亲率十万大军,毫无遮掩地杀向西沙部落。
此前,爱沙尼亚已公开向罗马帝国宣战。消息一出,罗马的附属势力迅速结盟。西沙部落在多方支援下,勉强凑出七万军队。
西沙部落与爱沙尼亚相距不远,行军两三日即可抵达。但由于西沙部落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即便时常侵扰爱沙尼亚,后者也始终无可奈何。
西沙部落的首领名为奥莱。虽已年过五十,却因常年骑射征战,看上去如三十余岁的壮年。
这是
奥莱天生体格健壮,面容刚毅,即便只是静静地伫立,也能让人感受到莫名的压迫感。
哼!我倒要看看爱沙尼亚能有多大能耐。上次劫走他们的货物,他们连吭都不敢吭一声!
奥莱神情倨傲,语气中充满得意,此刻却显得过于自负,活像个坐井观天的狂妄之徒。
一位王廷特使正站在奥莱身侧,本是奉命前来协助谋划。但自从特使抵达后,奥莱始终对其爱搭不理。若非特使带来大批援军,恐怕连营地大门都不会为其敞开。
平日奥莱连正眼都不愿瞧这位特使,今日允其参与军议,纯粹是顾及各方势力的颜面。而特使看待奥莱的目光中也总带着轻蔑——在他眼中,这个部落首领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若非职责所在,根本不愿与之打交道。
此刻听闻奥莱这番言论,特使心中对其评价又降了几分。但碍于礼节,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拱手道:
首领说得极是。您麾下勇士如云,又有各国精兵相助,区区爱沙尼亚自然不足为虑。
奥莱闻言一怔,讶异地看向特使。他万没料到这个总与自己唱反调的官老爷竟会出言奉承。比起往日动辄驳斥的作风,今日这番言语当真听得人通体舒畅。
奥莱抡起蒲扇般的巴掌重重拍了拍特使肩膀,朗声笑道:
好!看来你我越来越投缘了。待剿灭爱沙尼亚,定要与你痛饮三百杯!
说罢便带着麾下众将大步流星离开了军帐,只留下特使与几名亲随。
大人,西沙部落真能抵挡爱沙尼亚?
面对亲随的疑问,特使紧锁眉头缓缓摇头,良久才轻叹一声:
唉...莫说兵力悬殊,单是士兵素质就天差地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