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滑州军屯,李烨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前,手指点在滑州南部的楚丘城:“这里是滑州的南大门,背靠黄河,前有平原,既是漕运要道,也是抵御秦宗权的第一道防线。咱们就在这里修筑城垒,设立军屯。”
他回头看向众人,详细解释道:“军屯的规矩,我已想好了,以一百户为一策,十策为一府。每策设策长,由军中老兵担任,负责组织耕种和防御;每府设府指挥使,由忠义军将领兼任,统管十策的军务。凡自愿参加军屯的百姓,官府给种子、农具,第一年只收两成税,第二年起收三成,比普通农户的四成税低一成。”
罗隐立刻算了一笔账:“滑州南部可开垦的荒地约有五千亩,一户能种五十亩,一百户一策就能种五千亩,十策一府就是五万亩。按亩产两石粮算,一年就能收十五万石粮,足够一万士兵吃半年了!”
“不止是粮。” 霍存补充道,“军屯的百姓平时耕种,农闲时由策长训练刀法、弓箭,战时就能拿起兵器守城。楚丘城的城垒修起来后,再派一千士兵驻守,秦宗权若想从南线进攻滑州,就得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李烨点头:“明日就派葛将军去滑州,负责军屯的招募和城垒修筑。给百姓说清楚,军屯不是强征,是自愿,愿意来的,有地种、有粮吃、有兵护;不愿来的,也绝不强迫。”
葛从周躬身应道:“属下明白。明日一早就出发,先去滑州各县张贴告示,再找当地乡绅帮忙宣传,争取半个月内把第一批军屯百姓招齐。”
赵猛这时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主公,扩军、修城、办军屯,都要花钱。咱们府库虽充盈,可这么多事一起办,会不会……”
“钱的事,我已有安排。”
李烨打断他,目光转向舆图上的黄河航线。
“咱们占着濮、滑、澶三州,都是黄河沿岸的重镇,漕运便利;而且河北诸镇眼下还算安稳,李克用在河东、罗弘信在魏博,都有咱们需要的东西,河东的战马、塞外的皮毛,魏博的精铁,这些都是中原稀缺的;江南的茶、盐、丝绸,也是他们想要的。只要打通商路,钱和物资自然就来了。”
提到商路,罗隐立刻接口:“主公是想借道河东,与塞外通商?”
“正是。” 李烨道,“李克用虽与朱温有隙,但他也怕秦宗权强大 。我打算派使者去晋阳,给李克用送一批上好的丝绸和茶叶,再提通商的事:咱们的商队从濮州出发,经滑州、魏博,入河东,再去塞外,沿途由忠义军派精锐护卫;李克用负责保证河东境内的商路安全,咱们给河东的税利分他一成。”
“魏博那边呢?” 霍存问道,“罗弘信刚被咱们打败,会不会在商路上使坏?”
“他不敢。” 李烨冷笑一声,“魏博经洹水一战,精锐折损近万,府库空虚,现在急需粮食和铁器。咱们跟他通商,给他送粮送铁,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拦着?而且我会派使者跟他说清楚,商路通了,魏博的商户也能跟着赚钱,他若是敢动咱们的商队,损失的是他自己。”
赵猛听得眼睛发亮:“那商队护卫就交给陷阵都吧!咱们的重骑兵正好派上用场,谁敢抢商队,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护卫要分两层。” 李烨道,“外层是陷阵都的重骑兵,负责应对大股盗匪或藩镇的兵马;内层是锐士都的长刀手,负责防备小股偷袭,还要保护商队里的账房和货物。每支商队至少配五十名护卫,货物价值越高,护卫越多。”
柳明姝这时补充道:“属下会制定详细的商队章程,比如货物登记、账目核对、沿途关卡的联络暗号,还要给商队成员发腰牌,防止有人冒充。另外,咱们可以在滑州、魏博、河东的边境设通商驿,商队到了可以歇脚、补充物资,也方便咱们的人传递消息。”
“想得周全。” 李烨赞许地点头,“就按你说的办。商路要尽快通,第一批商队争取下个月出发,先运一批丝绸和茶叶去河东,看看效果。”
议事堂内的气氛渐渐活络起来,扩军、军屯、商路,三桩大事都有了眉目,原本压在众人心头的紧迫感,也淡了些,只要按部就班推进,忠义军的实力定会越来越强,就算秦宗权打来,也有一战之力。
就在这时,议事堂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快步走进来,单膝跪地:“主公,汴州来的使者到了,说是朱温节度使派来的,有紧急要事求见,人已经在府门外了。”
“朱温的使者?” 李烨眉头一挑,与罗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朱温如此急迫,想必是秦宗权的压力真的到了极限。
“让他进来。” 李烨沉声道,“看看朱温这时候找咱们,到底想做什么。”
喜欢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