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既是温暖的安慰,也是极高的政治智慧与提点。她并非一味护短,而是认可甚至推动加强监管,将其转化为一种积极的、规范化的力量,同时提醒林奇注意工作方法与人际关系的微妙处理,可谓用心良苦。
“皇后娘娘教诲,字字珠玑,臣必当谨记于心,审慎行之。”林奇真心实意地应道。这位皇后的眼光、胸襟与处事之道,确实令人由衷敬佩。
马皇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随即话锋看似不经意地微转,声音也压得更低了些,仅容三人听闻:“不过,话说回来,今日那御史发难,时机拿捏得巧妙,言辞也颇为狠辣刁钻,倒不似全然无的放矢的空谈。我近来在宫中,偶尔听闻一些勋贵旧臣家的女眷,入宫请安时,言语间也多有对银行和新政的抱怨之词,说什么与民争利,断了他们的财路,祖产日薄云云。这背后,怕是少不了些串联和鼓噪。”
她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无奈:“有些人啊,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太久,眼睛只盯着自己碗里那点吃食,见别人碗里多了,便觉得是自己碗里的少了。却看不到那锅里的肉汤丰盛了,天下更多人才能分得一杯羹。他们忘了,这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
朱标神色一凛,身体微微前倾:“母后的意思是,今日朝堂上跳出来的虽是言官,但其背后,或许并非只是文官清流的主张?竟有勋贵的身影?”
“朝堂之上,波谲云诡,何曾真正分过文武?”马皇后意味深长地说,目光掠过窗棂,投向远方,“利之所在,人心所向。有些人,为了共同的利,或是为了抵挡共同的‘害’,自然便会走到一起去。北疆这场大捷,林先生和新政的威望更上一层楼,他们如何还能坐得住?自然是急着要寻你的错处,最好能将这新政一举推翻,重回旧日时光。”
这时,马皇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家常闲话,很是自然地对身旁侍立的沈姑姑道:“哦,是了,去把前几日辽东都司进献的那盒上品老山参拿来,我给标儿和林先生瞧瞧,那可是好东西。”
沈姑姑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捧来一个打磨光润的紫檀木盒。马皇后打开盒盖,里面衬着明黄软缎,整齐地躺着数支须臾皆全、品相极佳的野山参。
“辽东那地方,虽是苦寒之地,倒是出产这等天地精华的宝贝。”马皇后拿起一支参,仔细看着其上的铁线纹,似是不经意地闲聊道,“前日辽东都指挥使司派了位佥事进宫递送节礼请安,除了送上这些参,闲话间倒也提及,说近来边境互市贸易愈发繁盛,商队往来络绎不绝,虽是好事,但也龙蛇混杂,难免混入些不安分、想钻空子的。说是有高丽那边的商人,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不仅交易皮货、人参、东珠,似乎还私下夹带些朝廷明令的禁物,甚至与更北边那些野人女真的部落头人,也有些不清不楚、勾勾连连的往来。都司那边虽说已经加派了人手严加稽查,但边境线那么长,山林密布,也不知能不能彻底杜绝这些鬼蜮伎俩。”
她将人参轻轻放回盒中,盖上盒盖,发出一声轻微却清晰的“咔哒”声,然后仿佛只是随口一提,结束了这个话题:“这天下大了,总是有些边边角角、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容易藏污纳垢,滋生事端。北边的元虏刚被蓝玉打跑,看似太平了,可东边、北边那么长的边境线,牵扯又广,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谁知道暗地里是不是真的就风平浪静了呢?陛下和太子日夜操劳国事,这些边陲琐事,怕是也难一一顾及周全。”
朱标和林奇心中同时猛地一动!
皇后这番话,看似随意的家常闲聊,却像一道闪电,骤然照亮了迷雾!恰好与蓝玉那封私人信件中提及的模糊线索——关于北元残部可能通过辽东或朝鲜半岛的渠道获得精良装备——隐隐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呼应上了!
这绝非巧合!这很可能是皇后在用一种极其含蓄、巧妙而不留痕迹的方式,提醒他们,斗争的焦点和危险的源头,或许不止在于这金陵城内的朝堂之上,更可能隐藏在遥远、混乱而监管相对薄弱的边境之地!那些反对新政的势力,其触角与手段,可能比他们想象的更为深邃、更为隐蔽,甚至可能勾连境外!
朱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神色变得无比郑重,他看向母亲,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与领悟:“儿臣……明白了。谢母后提点。”
林奇也即刻躬身,语气沉肃:“皇后娘娘洞察入微,臣等受益无穷,谨记于心。”
马皇后温和地笑了笑,重新端起了那盏温热的药茶,轻轻吹了吹气:“明白就好。好了,茶也喝了,话也说了。你们都是肩扛着江山社稷未来的人,去做你们该做的事吧。凡事,前瞻后顾,多加小心。”
离开了坤宁宫,朱标和林奇的心情与来时已截然不同。之前的愤懑与压抑被一种更深的警惕、一种拨云见日的清明以及一份明确的方向感所取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